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253)

楚镇沉吟道:“朕自当成全。”

虽说并非他的本意,当初楚镇亦有坏人姻缘之嫌,纵使宋氏并不怨他,可谁知心里是怎么想的?这回李家死而复生,又立了大功,楚镇原本决定,若李二郎前来求娶,他便来个偷梁换柱,改头换面将宋氏嫁给他,只是李清一直未来讨赏,反倒是李海处处争功,勇于表现,楚镇自然得先奖励积极些的。

林若秋彻底被他折服了,进一步联想到就算有她的对牌发挥作用,可园中守卫松懈,难道真是偶然?宋氏那么容易就逃出去了,不会是皇帝故意放水吧?

可当她再问时,楚镇却不肯承认了,只疾言厉色道:“朕看你是皮痒了,逼着朕罚你。你再多舌,信不信朕让人堵上你的嘴押去暴室,看你还敢如此聒噪!”

林若秋吓得连忙噤声,心里却知皇帝这是害羞了:做了好事的人,往往是不愿留下姓名的,这一位更是活雷锋。

也罢,若她絮絮不休惹烦了皇帝,没准此人真会把她拉去打屁股呢。林若秋整理了一下心情,方才问道:“那此事陛下打算如何收场?”

虽说是她闯下的祸,总得想法子圆回来。一国之后失踪,这可不是件小事。

楚镇沉吟道:“什么也别说,有人问起,只说是皇后突发急病,得好好静养才成,谁都不许探视。”

林若秋听懂他的意思,小心翼翼看着他,“陛下想让皇后病多久?”

楚镇深深望她一眼,“你想何时跟朕成亲?”

=

半月之后,御驾回銮,与来时的人马并无分别,唯一的变数是宋皇后病了,病得还相当厉害,也无法见人,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跑似的。

皇帝对宋氏虽无深情,亦不忍漠视,回去之后就命人将皇后送进椒房殿静养,又派了最好的太医诊治,其余嫔妃一律不许打扰。

倒是少有人起疑,毕竟宋皇后体弱宫中人尽皆知,这趟又跟着皇帝酷暑天到行宫瞎跑,本就孱弱的身体自然经不起折腾。

赵贤妃背地里甚至颇有几分幸灾乐祸的道:“她也是个没福的,还想到行宫求个皇子,谁成想求出一身病来,果真自作自受。”

看来她这回没跟着去行宫是对的,宋皇后就是个前车之鉴,不晓得林氏给了她多少气受,她才会病上加病——那林若秋一肚子坏水,岂能容旁人与她争夺宠爱,赵贤妃无比怀疑此女在其中做了手脚。

她看宋氏那病秧子这回活不长了,在皇后的名分上霸占这么久,惟愿她早死早超生,为后来人腾出位子来。

一月之后,宋皇后果然薨逝,宫中人人称愿。

第106章 后位之争

宋皇后“病重”那段期间, 林若秋有意远着皇帝。楚镇虽有些不悦,可见她执意如此, 也只有由得她去。

林若秋的意思很明白, 这件事虽是他们两人的秘密,可也怕有心人察觉——宫里的聪明人不在少数。为表心诚, 她自然得装得更像些,皇后病重,她若成日家缠着不放, 是个人都瞧得出里头有鬼。

因她这般慎之又慎,宫里方能维持风平浪静。就算有一两个胆大的嫔妃想去皇后榻前侍疾, 也都被林若秋给驳了回去。谢贵妃和赵贤妃更是提都不提,谁都知道宋皇后这病是好不了了, 若出事了该算谁的?谁也不想担这干系。

况且, 以她们私心来看, 宋皇后自然死得越快越好,越真叫人伺候康健了,那才叫麻烦呢。

因此哪怕皇后的病势日益沉重,宫里亦并未产生剧烈波动, 只是静悄悄的, 屏气凝神等待, 直至宋皇后的死讯传来,众人方松了一口气。

倒是李蔷猜出了些许。

侍儿通报李婕妤过来的时候, 林若秋正让人找出库房里存放的白色生绢, 平常用不上这东西, 做孝服却必不可少。到时候满宫里一片缟素,独她这里花花绿绿的,像什么样。

李蔷施礼之后,略说了几句闲话,便开门见山的道:“椒房殿那位果然是皇后娘娘么?”

林若秋没打算瞒过她,这件事涉身其中的,除了她跟皇帝,便只剩下眼前人,李清的妹妹。何况李蔷也曾帮过宋氏一次,只可惜没能成功。

林若秋便笑道:“是与不是又如何,陛下说她是谁,她就是谁。”

事实上此刻躺在病榻上的正是宋皇后的侍女婵娟,她熟知宋氏脾性,又与其身量想仿佛,要扮演一个并不存在的皇后,没有人比她更合适。

李蔷轻轻叹道:“娘娘还是心善。”

她蓦地提起裙摆,将要跪倒在地,林若秋忙将她搀起,诧道:“你这是何故?”

李蔷却仍是郑重的拜了三拜,“这一跪,是代我哥哥多谢娘娘,娘娘大恩大德,我兄妹二人没齿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