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230)

林若秋仿佛听懂几分,结结巴巴道:“但,这与妾身毫无干系……”

“怎么无关?”程氏面上笑意更深,“你觉得皇帝属意的人选是谁?”

林若秋只觉胸口一团乱麻,她不是没往这个方向去猜,却只觉得自己多心,如今亲耳从程氏口中听到,她才能确信皇帝真有那层意思——可她却没半分欢喜。

程氏叹道:“皇帝性子执拗,既然认准了你,自然不愿你辜负他所托。”

林若秋唯有静默。

一旁的太皇太妃原本沉浸在逗孩子中,听见两人聊得热闹,因不管不顾的插嘴道:“做皇后也没什么好,太宗皇帝的两任皇后,先帝的昭宪,哪一个是有善终的?”

程氏正要斥责,太皇太妃却斜眼睨着她,“您老何尝不是一样?侥幸熬了这么些年,却没得过宠,膝下也没个子嗣作伴,您摸摸自个儿的良心,究竟过得是否快活?”

程氏无话可说了,她这个继后过得自然也不算如意,可宫里究竟有谁能真正如意的?哪怕如太皇太妃这般曾擅宠一时的,如今也免不了晚景凄凉,闲暇时只能含饴弄孙——弄的还是别人的孙。

林若秋只觉皇后这名位就像个魔咒,她对它有一种天然的畏惧。比起那至高无上的尊位,林若秋更习惯做一名宠妃,她只要愿意被宠就够了,不必费心去谋求什么,算计什么——她天生就是这么一副鸵鸟脾性。

况且,林若秋亦不想皇帝因她而废去宋皇后,固然这两人都是包办婚姻制度下的受害人,可林若秋面对宋皇后时,还是会有一种天然的低人一等的感觉——因为这个,她几乎从来没去拜见过宋皇后。

就算宋皇后钟情的并非楚镇,可她也是楚镇的正妻。林若秋每每想到这一点时,都有一种微妙的夺去属于她人的东西的感觉,她知道这是自己前世的心态在作怪。虽说按古人的三观而言,她算不上有错,可林若秋还是觉得自己像个侵略者,倘若楚镇为了扶她上位,而以无子的名义废掉宋皇后,那林若秋这辈子良心上都过不去那一坎。她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让一个无辜的人落到这般境地。

林若秋决定有空得找皇帝谈一谈。

=

昭阳殿中,李蔷接到侍女递来的信笺,神情却有几分无奈。她凑着烛火,缓缓将那封简短的书信烧去。

侍女纳闷道:“谁写来的,小姐你为何将它烧化?”

火光映照下,李蔷轻声叹息,“是皇后娘娘,邀我往椒房殿中一聚。”

之前她也曾拜见过宋氏,自然只是些寻常谈话,李蔷并未提起两家旧时交情。倒是宋氏总眷眷的看着她,仿佛想从她脸上找寻些属于二哥的痕迹。

她到底还是没能忘情么?李蔷摇了摇头,起身道:“替我更衣罢。”

去还是得去的,皇后传旨,她怎么敢怠慢。只是李蔷已然决定,若宋氏想从她这里探听李家消息,她最好还是先避而不谈,事到如今,再有往来对这两人都非益事。

她却想不到刚一踏进椒房殿,宋氏便脸色苍白的向她道:“我要见一见李清。”

第94章 静好

李蔷虽料到她迟早会提出与二哥会面, 却不曾想她会提得这样快,下意识地看向四周,但见椒房殿众人已被悉数屏退,看来倒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筹之烂熟的。

只是到底太急切了些。

虽无旁人, 李蔷仍是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 大声道:“臣妾参见皇后娘娘。”

继而才压低声音, “然后呢?”她看着宋氏, 神情微微冷凝, “在那之后,娘娘您想怎么样?”

此时此刻,她并非以嫔妃的身份来跟宋皇后对话,而是李家的一份子。李家好不容易才死里逃生,断不能再落上暗通皇后这样的罪名——即使皇后自己甘心情愿。

宋皇后不禁语塞,亦有些茫然。她也说不准自己究竟想要如何,而今才道当时错,当她接纳了那道圣旨坐上喜轿的时候, 她才终于明了,她并不如自己想象中那样伟大,可以付出一切牺牲。什么皇威浩荡,什么家族重任, 所换来的不过是年复一年的幽深孤寂, 在这四堵红墙笼罩下, 她并非高高在上的皇后, 她只是一个渴望得到爱的女人。

只是,当初她那般严词拒绝李清,不惜斩断一切瓜葛,而今却又心智反覆,他会看不起她么?还是,已经不再惦念她了呢?

从宋皇后眼中,李蔷看到的唯有无助与哀伤,看来何止是二哥不好过,这位皇后娘娘也快活不到哪儿去。

略一思忖之后,她轻声说道:“我愿为娘娘安排,只是此事不易,还望娘娘耐心等候。”

宋皇后惊喜交加,“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