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191)

魏安并不上当,轻蔑的扭过头去,“有什么话,娘娘告诉小人也是一样,若想求见陛下,却万万不能。”

连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都舍不得给她么?魏语凝面色苍白,喉间动了两下,却不再分辩,只从袖中掏出一封灰黄色的信笺,显然是早就书写好了的,“那便请将此物转交御前。”

魏安面露狐疑,却不伸手接下,他知晓这魏氏诡计多端,谁知道她又在捣什么鬼?

魏语凝惨然一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公公还怕我会对林妃不利么?放心,陛下若见了此信,对她只会有好处,只怕林妃回头还得赏你。”

魏安这个御前人做得不上不下,最盼望的就是百尺竿头能更进一步。如今听闻能在林主子面前邀功,自然有些心动,遂轻咳两声,抬手将书信掖好塞入怀中,沉声道:“这件事我会办妥,娘娘且请安心上路吧。”

烈酒入喉,如同针刺般的滋味,魏语凝举杯一饮而尽,脸上却不见任何痛苦,反倒隐隐有些宽慰,她想她的报复终究是成功了,尽管矛头对准在自家人。

姑母,若陛下得知昔年之事,您将如何自处呢?

第78章 夜话

魏安命人收敛了魏氏尸身, 方才心事重重捏着那封书信去往太和殿中。面圣的路上, 他几番想将信笺打开来瞧一瞧, 到底还是忍住了:万一里头记载了非同小可的秘闻,或是事关陛下家事,那可不是他一个御前太监能插手的。

但,这书信果真能领功么?魏安有些惴惴,那魏氏言之凿凿,谁知道是否想在死后再坑人一把?当然未必是坑他,他跟魏氏无冤无仇,应该是没什么可算计的,只是万一信中写了些大逆不道的话,回头追究起来,他这个传信人终究免不了责任。这么一想,魏安更不敢打开, 装成无知无识,陛下或许能少罚他些。

抱着一腔赌徒的念头, 魏安小心翼翼掀开帘栊, 皇帝仍埋首案上,头也没抬一下,“事情解决了?”

魏安屏住一口气, “昭仪娘娘伏法之前, 曾想求见陛下。”

皇帝声音漠然, “朕同她没什么好说的。”

无非是魏昭仪痴心妄想着一点表兄妹的情谊, 可她既然有胆子谋害林妃, 便该知道此事有什么后果。魏安飞快的调整了一下心态,继而陪着笑道:“是,所以小人并未答允昭仪娘娘的要求,不过昭仪娘娘交给小人一封密信,小人踌躇再三,还是得由陛下您亲自过目。”

楚镇微微蹙眉,“什么信?”

魏安也说不出所以然,只得珍而重之地将信笺递上去,“陛下看过就知道了。”

一面呈上证物,一面便留神观察皇帝反应,魏氏那话说得不清不楚,魏安终究觉得祸福难料,只怕邀功不成反受其害,因此密切留意皇帝的模样,稍有不对,便立刻想法子补救。

楚镇细细阅毕,面色渐渐凝结,唯独眼瞳幽深一片,让人看不出是怒是喜,他冷声问道:“这封书信当真是魏氏交给你的?”

魏安不敢否认,急忙点头,“正是。”心下却愈发不安,那信上到底写了什么,皇帝的表现可半点不像高兴啊。

似乎也不像生气,而是一种无法描述的悲凉……他攥着信笺的手还在轻轻发抖。

不过顷刻之间,皇帝已恢复如常,“去请柳成章过来,就说朕有事问他。”

魏安忙答应着,才要转身又咦道:“柳大人?”

陛下不是向来让黄太医看诊的么?

皇帝的眸光容不下半点疑问,魏安不敢饶舌,急忙搴帘出去。

=

魏太后饮了两盏安神茶,方才觉得困意上来了些,因让崔媪服侍她就寝。

崔媪望着她的面容,不禁叹道:“太后娘娘这些天憔悴了不少,好在昭阳殿那边传来消息,罪人魏氏已经伏法,您可以安心了。”

魏太后怅然一笑,“哀家有什么可安心的,哀家从来没想过要她死。”

哪怕她重视嫡脉忽略庶出,可到底同是魏家人,若能有法子,魏太后何尝愿意折损至亲?可魏语凝这次的作为实在叫人无法谅解,说她是自寻死路也不为过,魏太后再怎么怜惜侄女儿,也不能因她一个拖累整个魏家,因此及早抽身,省得皇帝再迁怒到承恩公府头上。

崔媪叹道:“听闻昭仪娘娘殒命之前曾问起太后您,因太后您避之不及,似乎颇有怨恨之意。”

魏太后淡淡道:“她要怨就怨吧,横竖人死不能复生,哀家还管她做什么?”

纵使她对魏语凝从前多有薄待,可若没有承恩公府做底子,加之她这位太后的扶持,魏语凝如何能坐上昭仪之位,安享尊荣许多年。她若连这点都看不清楚,也无非是个浅薄之人,死不足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