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102)

因仍旧将他按在春凳上,亲自取了竹板来鞭笞。

楚兰傻眼了,他从来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大人,这宫里不是该人人都让着他吗,怎么有人敢对太后的亲孙子不敬?

正恍神间,就觉屁股上一阵刺痛,楚兰哇的一声哭出来,哪还顾得上放狠话,连讨饶都嫌晚了。

林若秋之所以亲自动手,就是为了控制好力道,毕竟这位的身份不能小觑,若真将他打得皮开肉绽,只怕魏太后倒会怒急攻心;因此林若秋面上声色俱厉,其实下手并不十分重,看着肌肤红肿,其实都是些皮外伤,不算严重,谁知楚兰的胆子已被方才那出给吓细了,加之有了小童的前车之鉴,愈发恐惧大作。

林若秋刚打了三五板子,他便已晕过去,比那小童晕得更快。

进宝翻了翻二人眼皮,松了口气道:“娘娘放心,没事的。”

林若秋便扔下竹板,冷静吩咐下去,“找几个得力的侍从,务必将人好好送回长乐宫,太后娘娘若问起,你便一五一十说来,无须隐瞒。”

她倒不信魏太后能包庇到这份上,甚至到琼华殿来兴师问罪。

至于请太医就不必了,魏太后那么能耐,一定会好好照料自家孙儿的,用不着她假意献殷勤;她若真这么做了,魏太后更要疑心她图谋不轨,打了人又送个太医过去,谁知道她安的什么心,没准不是想将人治好,是想将人治死呢。

虽则那两人的伤也用不着大张旗鼓地诊治。

二人很快被抬出去,林若秋看着天边阴霾云层,想必晚间又要下雪了,这回的举动虽出了气,可不知楚镇听后会是什么反应——那毕竟是他的亲侄儿。

思来想去,林若秋便再也坐不住了,命红柳提上一盅党参乌鸡汤就往太和殿去。未免魏太后等会儿再来讨公道,她这厢最好恶人先告状。

可巧皇帝还未歇下,本想着用点宵夜,林若秋送的东西正是时候。她亲自盛出一碗奉于御前,一面尽可能用冷静的语调将适才情况娓娓道来。

楚镇停下碗箸,冷眼望着她,“你真命人打了兰儿?”

莫非皇帝很疼爱这个侄子?林若秋莫名有些慌乱,脊背流着汗,亦只能佯装镇定的道:“是。”

楚镇重重将汤碗往案上一顿,继而搭着她的肩膀,义正辞严道:“打得好,朕也早就想教训他了!”

林若秋:……

您真的是亲大伯吗?

第46章 专情

楚镇拉起她微冷的手, 慨然道:“其实你亦是在帮朕出气。”

楚兰那小子年年都要进宫的, 每每任性胡闹得叫人火冒三丈, 甚至连皇帝的御书房都敢擅闯。楚镇有几块极为珍贵的砚就都被他摔坏了,奈何气得吹胡子瞪眼睛, 也不能拿个小孩子怎么样, 这顽劣的侄儿只要往魏太后怀里一扑,再洒几滴眼泪,旁人就只好干看着。

楚镇自那之后就加强了御书房的戒备, 宁可魏太后说他对亲戚毫无人性,他也决计要与这小子保持距离。

林若秋不知该夸赞皇帝圣明还是说他太过记仇, 但不管怎样, 既然皇帝与她站在同一阵线上, 她便无须忧虑了。

楚镇喂她喝了一勺鸡汤,便严肃道:“如今兰小子越发胆大妄为, 连你宫里都敢胡闹, 就算你不惩治, 朕也要好好责罚他的!”

言下之意, 似乎嫌林若秋那几板子打得太轻。

其实板子事小,幼童是最经不起吓的, 她今夜的作为恐怕会给人留下心理阴影,当时也是太冲动了——林若秋觉得自己好像童话故事里的老巫婆, 忙捺下心虚的念头, 慎重问道:“那么太后娘娘那边……”

楚镇面上无动于衷, “母后自己不能管教孙儿, 难道还不许别人代她管教?这事就算闹开了,太后也占不上理,你放心便是。对了,你跟兰儿素不相识,他为何跑去你宫里?”

林若秋亦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世子说是来找他的狗……”

话音未落就见楚镇眉立,如怒目金刚一般熊熊燃烧起来,“朕早就说了你安胎要紧,宫里这段日子不许养活物,他怎么还敢……”

林若秋连忙好言安抚,“他年纪还小,哪里懂得这些,陛下无须对稚子太过苛责。”

且适才听楚兰话里话外,那叫阿宝的叭儿狗应该经他养育多年,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设身处地想想,林若秋处在他的位置也会难以割舍——不过楚兰偏听偏信,仅凭旁人的一面之词就来找她麻烦,这就很讨嫌了。

楚镇想起侄儿的年纪,气方才平了些,冷哼一声道:“这般看来,那畜生不见了倒是好事,否则哪日冲撞了你,朕也容不下它!”

“您是天子,何必跟个小东西计较,没的辱没气度。”林若秋嗔道。其实她自己从来不怕猫猫狗狗的——小时候跟着两个哥哥大街小巷晃荡,整条街的獒犬见了她都不敢则声,也可能是惧怕她手里的鞭子。哪怕腹中揣了个活宝,林若秋也不觉得自己的战斗力会因此下降,更不觉得区区宠物能威胁到自己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