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嬿婉及良时(72)

作者: 初云之 阅读记录

两下权衡,她便出了一个昏招。

趁着圣上醉酒,寻了侍女替她承幸,借腹生子。

那侍女,便是二皇子的生母宋氏。

宫廷王府之中,对于血脉的正统认定极为严苛,她自然不敢偷偷将此事瞒下,谁都不说。

——他日侍女有孕,圣上却不知,倘若质疑孩子血统,她要担的,可是死罪。

碍着这一层关系,第二日清早,她便脱簪待罪,拉着宋氏一道请罪,想着将此事圆过去,温柔小意之下,请圣上准允。

圣上只是喝的醉了,又不是喝的傻了,目光挨着在她脸上转一圈儿,哪里会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冷笑几声,便起身走了。

从那之后,他再也没有见过徐侧妃。

徐侧妃没有被打入冷宫,可是得到的结果,却与冷宫一般无二。

圣上登基之后,与她同为侧妃的萧氏做了贤妃,她却连册封都没有,身份暧昧的留在宫中,主子不像主子,奴才不像奴才。

最狠的折辱,莫过于此。

徐侧妃很想痛哭一场,可是心中苦涩,连眼泪都流不出。

如此过了两个月,侍女才犹疑着同她回禀,宋氏的月事,将近两月未至了。

短短的一句话,她的心思便重新活了起来。

说来也讽刺,那么多高门贵女千盼万盼都不曾有孕,区区一个卑贱侍女,一夕之幸,居然就有了。

运道的奇妙之处,大概连圣上都没想到。

徐侧妃想着圣上此前决然,若知道宋氏有孕,说不准便会一条白绫送她上路,没敢张扬,而是带着宋氏往徐太后那里去,请了太医诊脉。

——果然是有孕了。

这样大的事情,无论是徐侧妃还是徐太后,都不敢擅自瞒下,还是徐太后拍板,先吩咐人去通知圣上,另一头,却将宋氏留在了徐太后身边,直至她生产。

圣上显然是厌恶极了徐侧妃与宋氏,只说是知道了,既没有去看过,更未曾封赏,显然未曾往心里去。

那时候,徐太后心里还转着扶持自己儿子登基的主意,再不济也能趁机把持宋氏腹中之子,另外图谋,倒是费了十二分的功夫去护佑宋氏。

十月怀胎之后,宋氏产下一子,即为皇二子承安。

圣上没去看他,连名字都是徐太后起的。

再过一年,圣上稳定朝纲后,便借故发落徐家,徐侧妃也随之病逝。

徐太后心中虽有怨愤,却也不敢公然同圣上作对,便叫宋氏母子搬出自己宫里,去了先前徐侧妃住的地方。

直到这时候,宋氏也没个名分,圣上更是连承安都没有见过。

宫廷之中,圣上的态度便是最为明显的风向标,太后不再庇护,圣上子嗣又是一个接一个的降生,她们母子二人的地位愈发低了起来。

到最后,虽不说是谁都能过去踩一脚,却也没人会高看他们母子。

宋氏到死也没得个名分,受用的也只是正八品采女份例,更不必说死后哀荣。

承安虽是圣上亲子,却连话都不曾同父皇说过,所得份例虽比母亲好些,却也只是享正六品宝林份例,勉强维生罢了。

至于如同其余皇子一般逢年过节得些赏赐,一道往太傅跟前去念书习武,更是想都别想。

他毕竟是天家骨肉,明摆着不会有承继大统的希望,宫中人虽轻看,却也不至于刻意为难。

——备不住,圣上哪一日便想起这个儿子了呢。

如此一来,日子虽过得不甚富足,倒还可以度日。

锦书入宫之前,也曾听闻过这位二皇子的事迹,只是亲眼见到,却也是第一遭。

圣上行事如何,她自是无法点评,此刻见了,也只是轻轻将帷幔放下,别过脸去,望向另一边了。

世间人的苦楚,从没有片刻终止,她又不是菩萨,哪里能事事皆帮。

贵气而富丽的鸾驾远去,秀娘随之起身,啧啧称羡道:“此前我也见过贤妃鸾驾,已然觉得不俗,今日见了贵妃依仗,才知一山还有一山高呢。”

“蠢,”秀娘身边的宫人回头看她,有些不易察觉的鄙薄:“圣上爱重贵妃娘娘,连鸾车上的金色,都是唯有皇后方才可用的正色,哪里是贤妃可比的。”

秀娘被她说的脸微红,不欲生事,只拉着承安的手,讷讷道:“是么……”

“算了,同她说什么呢,”那宫人的同伴唤她:“姑姑还等着呢,可别误了时辰。”

“也是,理她做什么。”那宫人笑嘻嘻的说了一句,扫过承安平静而黑沉的眼睛,心中不觉一寒,随即去看秀娘谦卑笑着的脸,才觉好些。

摇头失笑,她只当是自己多心,与同伴一道走了。

秀娘有些难堪,但每隔几日便会遇见这种事,倒是看得淡了:“我们走吧。”

上一篇:惯宠 下一篇:我是一朵黑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