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嬿婉及良时(43)

作者: 初云之 阅读记录

“匈奴急行军一日,便是人受得了,马也受不了,舟车劳顿赶过去,却只得了一座无用的空城,便是徒劳无功。”

“倘若他们原地修整,在边城是难以得到任何补给的,在远离王庭,长线作战的时候,无疑就加重了往来运输物资的麻烦。”

“若是他们咽不下这口气,驱马追赶,长驱直入进了内域,便失了军马数量的优势与来势汹汹,我方便可以联合各内城,将来敌分割,逐个消灭掉。”

一席话说完,当着圣上的面,姚轩脸上也有了些忐忑,神情期许,等待他的评定。

“在你这个年纪,”圣上赞赏的笑了:“能说出这些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不,柳无书与宁海总管同时在心里摇头,能得到圣上这句夸赞,才是真不容易呢。

姚轩毕竟年纪还小,被圣上赞誉一句,脸上便带了笑:“学生谢过圣上。”

“勉之,”圣上站起身,道:“他日到了殿试,务必使朕,能点你为状元才是。”

“是,”姚轩朗声应道:“学生一定会的。”

出了国子监,圣上才同锦书道:“你这个弟弟,再过几年,会很了不得。”

“这是自然。”提起别的,锦书或许会谦虚几句,提起两个弟弟,却毫不掩饰自己对于他们的欣赏。

“阿轩书念的很好,当然,阿昭也很好。”锦书想起两个弟弟小时候,跟着自己一起念书的样子,不觉笑了。

“他们都很乖,小的时候,我安排他们读书写字,每天都挤得满满当当,他们也不抱怨,我说什么,就听什么。”

她说的怀念,圣上却从中听出了一点别的:“你带着他们念书吗?”

“是,”锦书追忆道:“娘亲去的很早,那时候,我七岁大,阿昭最小,才四岁。”

“娘亲最不放心我们几个孩子,临了了也不忍合眼,我在她床前对她说,会照顾好两个弟弟,叫他们出人头地。

她最后朝我笑了笑,就这样去了。”

“他们确实很出色,”圣上想着自己方才所检验的,以及此前吩咐人打探到的那些内容,由衷道:“你母亲泉下有知,会很欣慰的。”

锦书向他一笑:“但愿吧。”

“去那边走走吧,”圣上不忍看她眼底的黯淡,揽着她往一侧的茶楼上去了:“那里有人在说书,咱们去凑个趣。”

锦书心知他的好意,不愿辜负,点头应了。

说书先生在二楼设了位置,零零散散的坐了不少人,圣上带着她过去,拣了干净位子坐下,津津有味的听人说书。

茶楼里的故事,不过是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用来叫这些平头百姓啧啧称奇的,听多了,套路多半是一样的,却也无趣。

锦书在姚家长大,时不时的,也会带着两个弟弟出门去玩儿,听多了这样的故事,自是不感兴趣。

只是她不欲令圣上扫兴,所以坐在位子上,耐着性子听。

今日,说书先生讲的是某一朝皇帝的故事。

说是这位皇帝在位时,讨伐东南小国,后来对方不敌,便献美人乞和,求一时安泰。

这次开战,疲不可支的,不仅仅是这小国,便是大国,也有些捉襟见肘,所以便应了。

那东南小国进献美人,一是求和,二则不怀好心,意图寻机行刺。

只是那位君主风姿俊朗,气度翩翩,美人为之动心,所以一直不曾动手,反倒丢了自己的一颗心。

那位皇帝看出她心意来,便有意借力,谋取利处,借她来麻痹东南小国,积蓄力量,将其一举击溃,江山一统。

而那女子为天朝文物风仪所感,留于宫中常伴那位皇帝左右,红袖添香,却是成了一段奇缘。

圣上斜靠在椅背上,也不嫌弃此处茶水粗劣,而是低声问她:“如若是你,也会如同那女子一般,暗自动心吗?”

锦书被他问得微怔,随即一笑。

“不会,”她摇摇头,语气很轻,却很坚定:“我不会的。”

圣上挑起眼帘看她:“为什么?”

“报效国事,以身殉家,本来就是她应该做的,不应该问为什么。”

“身负国祚,本就应该摒弃私情,而她为了一己之私,使故国覆灭,才应该问为什么。”

“国将不国,她肯作为细作出嫁,是她的胸襟与气度,我钦佩她。

但为了男人,将家国抛下,倒戈相向,只为做那位君主身边可有可无的点缀,我看不起她。”

锦书平静的看着圣上,道:“这样的事情,我做不来。”

“你说的未免太过武断,”圣上道:“世间的情意本就是难以用理性衡量的,人一旦动了情,就很难心如止水。”

“动情是一回事,底线是另一回事,”锦书道:“两者不可一概而论。”

上一篇:惯宠 下一篇:我是一朵黑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