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嬿婉及良时(417)

作者: 初云之 阅读记录

因为他这态度,后宫里也没有恃宠而骄之人,加之皇后恩威有度,日子过得倒也平静。

承熙今年二十七岁,膝下有三子一女,长子长女俱为皇后所出,次子三子则为妃妾所出,也算是儿女绕膝了。

永宁入宫时,正是晌午时分,天气最暖和的时候,红叶红芳跟在她身边,温声替她介绍宫中各处。

承熙亲自迎了出去,远远见她俏生生的站在那儿,几乎以为是母后复生,呆立原地,许久未曾做声。

不同于母亲的沉静,永宁性情活泼爽利,笑着到了近前,向承熙行礼,一双梨涡甜蜜蜜的:“皇叔好!”

承熙几乎控制不住,想要伸手去触碰她的脸,然而手还没碰到,便收回去了。

“我是不是跟母后生的很像?”永宁看着他,眼神清亮:“昨天去看二位舅舅,他们也像皇叔这样,失神许久。”

她随从承安论辈分,遇见承熙,该叫一声皇叔,但到了姚家那儿,却该叫舅舅,到了这会儿,也没人计较那些琐碎礼节,来来往往的,就这样叫了许多年。

“是很像,”承熙看着她,微微一笑,怀念道:“跟我记忆中的母后,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母后很沉稳,你却活泼。”

“怎么连说的话都一样呢,舅舅们也这样讲,”永宁嘟囔一句,又道:“我先回京,哥哥在青檀寺陪伴父皇几日,再返回这里。”

这么多年过去,曾经以为会恒绵一生的那些爱恨都已散去,承熙静默片刻,方才道:“你父皇,他还好吗?”

“我也不知道,”说到这里,永宁面上神情明显的失落下来,低下头去看了看自己脚尖儿,道:“大概是很好吧,到了青檀寺后,我第一次见他笑的那样释然。”

承熙轻不可闻的叹一口气:“是吗。”

“皇叔,”对于彼此之间有着共同生母这件事,永宁是知道的,与这个比自己大了十几岁的皇叔说话时,远不似寻常长辈那般拘束:“母后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她低着头,有些难过的道:“我问父皇,父皇只说她很好,别的却不肯提,红叶红芳二位姑姑也是一样,后来我跟哥哥一起出宫玩儿,听到别人议论,都说的很不好听……”

“母后她呀,”承熙想了想,徐徐道:“确实是个很好的人。”

永宁有些无奈的看着他:“皇叔这句话,说了跟没说一样。”

“先进去吧,”承熙带着她往甘露殿去:“咱们边走边说。”

……

青檀寺。

永仪站在那扇木门外,脸上难得的有些迟疑,轻轻叫了一声:“父皇。”

过了好一会儿,里头才传来承安声音:“怎么了?”

“你真的决定了吗?”他顿了顿,道:“这儿也太荒凉了,不然,就回扬州去吧,只消有诚心在,在那儿不是一样呢。”

“我已经想了很多年,不会后悔了,”承安语气中隐约带了点笑意:“又不是再也见不到了,你怕什么?”

永仪今年十五岁,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时候,闻言立即道:“我才不怕呢!”

“我只是想到,要很久见不到父皇,心里很难过。”

“我不会离开的,”承安温和道:“你若是惦记我了,只管过来见便是。”

永仪垂下眼,半晌,方才道:“父皇,你是不是很想念母后?”

“怎么会不想呢,”承安声音淡淡的,许是因在佛堂,有种难言的静穆慈悲:“等你有了心仪的人,就会明白的。”

永仪静静看着那扇门扉,没有做声。

要是有心爱的人,会像父皇这样,他情愿没有。

这么多年孤身一人,每逢佳节,独自举杯,太苦了。

……

先帝在位二十一年,驾崩后,朝臣与太后相商,以其功过平生而定,谥号明宗,盖棺定论。

按制,太后殁逝时,本该加附先帝谥号,以其生平如何,择定谥号。

然而锦书死时,既是先帝的未亡人,却也是承安的皇后,朝野之中,对于是否要将她葬入先帝陵寝,乃至于是否应该商定谥号,皆存在争议。

到最后,承熙力排众议,未附先帝谥号,而是亲自为母亲题了谥号,孝圣宣皇后。

毕竟是亲生母子,骨肉至亲,到最后,几位辅臣也都默许,没有反对。

长安与扬州心照不宣,既没有阻碍淮水两岸经商,也没有大肆修改政令,承安在位十五年,虽有儿息,却也未曾册立太子,彼此通婚联姻,十几年后的权利过渡,也没有生出乱子。

待到一双儿女成人,他便往青檀寺去,落发出家,不再问及政事,也叫一双儿女往长安去走走,见一见亲戚。

永仪与永宁的身世,世人皆知,过了这么多年,倒没什么好隐瞒的,承安在时,便册封永仪为楚王,同他昔年封号一般,至于永宁,则是沿用早早就定了的封号,福嘉公主。

上一篇:惯宠 下一篇:我是一朵黑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