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嬿婉及良时(411)

作者: 初云之 阅读记录

月光这样动人,落在深夜里,却无端叫人觉得浑身发凉,锦书穿的单薄,人在秋千上摇晃时,冷风顺着衣袖灌了进去。

可奇妙的,她竟不觉得冷,承安想为她披件衣裳,都被她拦住了。

如此荡了好一会儿,锦书才停了下来,依旧坐在秋千上,笑盈盈的看着承安:“忽然想吃糖了。”

“先在这儿等等,”承安有些无奈的笑了一笑,温声道:“我这就去取。”

锦书扶着秋千两侧绳索,含笑应声。

他往屋里去,高大背影在地面上留下一道斜斜阴影,黑沉沉的,似乎永远都那么踏实可靠。

看着看着,她忽然流下眼泪来,像是断了线的珠帘。

温热的泪珠自她面颊划过,落在地上,发出轻不可闻的一声,在夜色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除了她自己,谁都不知道。

承安很快走了出来,将手里的三颗糖送入她手心,笑的温柔:“不能贪嘴,要给永仪和永宁做好表率。”

锦书抿着唇笑,露出面颊上一双梨涡,甜甜的,像是蜜。

将三颗糖一起放进嘴里,她坐在秋千上,轻轻问:“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吃甜吗?”

承安一怔:“喜欢吃甜,不应该是先天就很喜欢吗?”

“当然不是,”锦书笑意中添了几分回忆:“是因为我娘。”

“我娘她,就很喜欢吃糖。”

那三颗糖是硬的,她大概是不喜欢,眉头一蹙,牙齿用力,“咔嚓”几声闷响,生生咬碎了。

“我小的时候,见到姚望和我娘吵架,吵完之后,姚望就走了,娘就在屋子里流着眼泪吃糖,我问她为什么……”

“她说,”她笑容微滞,眼底有了泪光,随即又恢复原状:“眼泪是苦的,流进嘴里时,太难受了,吃点儿甜的东西,会舒服很多。”

“后来,我也有了这样的习惯。”

“过来,”锦书朝承安伸手,示意他再近前些:“同你说几句话。”

于是承安半蹲下身,到她面前去,目光专注。

“能遇见你,是我的福气,”她语气有些颤抖,神情却很坚定:“只可惜这福气太重,将我后半生的运气一道用光了。”

承安听得心一沉,正待说话,她却凑过脸去,轻轻吻住了他的唇。

因为那三颗糖的缘故,她唇舌里全是芬芳气息,就像是有一树繁秀海棠在眼前一般。

但现下已是九月,深秋时节,海棠花早就谢了。

第169章 终局(上)

秋意渐浓,南北局势愈发紧张,连人心似乎也跟着冷了起来。

承安在外如何,回到庄园后,等闲不会提及,锦书也不会问,每日只陪着一双儿女玩耍,倒同此前没什么区别。

这日傍晚,承安早早回去,锦书正抱着小女儿永宁,却将小儿子永仪留在四周有围栏的小床上了,小霸王的脾气上来,蹬着腿,咿咿呀呀的叫个不停,非叫母亲将妹妹搁下,抱他起来不可,一如既往的蛮横。

承安笑着上前去将他抱起,在儿子小脸上亲了一亲,方才听锦书道:“今天回来的倒早。”说着,又吩咐人准备晚饭。

承安逗弄永仪一会儿,低声道:“今日议事,有人催促我称帝,早定大义名分。”

“是吗,”锦书倒没显露什么惊疑之色,淡淡道:“定下来了吗?”

承安本以为她会说些什么的,却不曾想竟只问了这样一句话,顿了一顿,方才轻轻应道:“嗯。”

“那他们怎么办?”锦书捏着永宁一只小手,扭头看他,永宁也睁着一双同母亲相似的眼睛,去看父亲:“什么身份呢?”

承安垂着眼,道:“我膝下唯有这一双儿女,倘若称帝,身份自然也要定下来。”

“永宁我是不担心的,她毕竟是女孩子,无关大局,无论将来如何,都会有人照拂,可永仪呢?”

锦书看着他,目光凝滞,道:“你打算给他什么身份?说说吧,我想听。”

她这样问,无非还是护着承熙,也护着永仪罢了。

倘若他登基,册立太子,那永仪便是他名正言顺的继承者,倘若将来事败,或杀或囚,倘若成事,承熙的结果只怕也不会太好。

承安在心底叹口气,轻轻拍了拍怀里吃手的儿子,沉声道:“他还太小,名分不宜早定,只做长子,便很好。”

锦书定定看着他,似乎透过他,看到了什么不知名的东西,末了,终于合上眼,叹道:“谢谢你。”

承安上前去揽住她,温声道:“你我之间,何须说这样的客气话。”

现下这局势,南北两侧以淮水为线,划江而治,各自驻军于岸,战事似乎一触即分,又似乎只是分别静守,暂且无动刀兵之念。

上一篇:惯宠 下一篇:我是一朵黑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