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嬿婉及良时(389)

作者: 初云之 阅读记录

锦书是他生母,倒是想的明白些。

问及诗词歌赋,无非是看何皎皎是否腹中空空,与他说不上话罢了,问其父在地方如何,则是考校她有没有国母的气度,至于最后写字,八成是有些以字鉴人的意思在。

“看起来,你倒颇为中意她,”晚膳时候,承熙回宫时,锦书道:“既然如此,便定了她吧?”

“她是很好。”承熙确实满意,点头道:“这些事情,自然能要劳烦母后。”

“先定了名分,别的倒是不急,”锦书叹道:“这孩子懂事,也会说话,叫她时不时的进宫来看看,也是好事。”

何夫人带女儿归府后,没几日,宫中圣旨便到了。

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内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典礼于斯而备。教化所由以兴。咨尔何氏,世德钟祥。崇勋启秀。柔嘉成性、宜昭女教于六宫。贞静持躬、应正母仪于万国。兹仰承皇太后懿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其尚弘资孝养。克赞恭勤。茂本支奕叶之休。佐宗庙维馨之祀。

钦哉。

“何姑娘,”宣旨的内侍是先帝时候的总管隆德,算是给足了何家面子:“接旨吧。”

虽然早有预料,但直到这会儿,何夫人心里也有些不确定感,脚下仿佛是踩着棉花,晕乎乎的。

何皎皎倒很稳当,跪地谢恩,接旨之后也未露骄矜之色,的确有国母之像。

隆德总管也被锦书委托相看,见她如此,暗自点头,照旧收了人家喜钱,方才告辞离去。

帝后年幼,自然不会急于行婚典,锦书同几位辅臣商议过后,便将婚期定在了承熙十五岁那年,也给他们几年时间,好生相处。

承熙外表温和,内里却是很霸道的脾性,何皎皎温柔而不乏韧性,倒是相配。

锦书时不时的叫她进宫说话,有时也叫她往承熙那儿去坐坐,她虽有些羞怯,言谈举止之间却依旧落落大方。

有时候承熙在忙,她便默默在侧研墨,也不做声,倒叫人暗暗高看。

承熙年幼,也生不出什么男女情爱之心,但对于这个知晓分寸,从不越距的未来皇后,还是很和颜悦色的。

锦书见着,倒觉欢喜。

有这样一个得当的人陪着承熙,她很安心。

有时候,这种温情脉脉的夫妻之情,反倒比那些天崩地裂将人燃烧殆尽的情意,要好得多。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如此到了第二年春天,草长莺飞之际,京中却生了另一桩事。

太后病重,往清河行宫,休养去了。

第158章 夫人

太后病重,于大周而言,绝不是小事,对于姚家而言,更是晴天霹雳。

圣上身上的确流有姚氏一族的血脉,但太后在与不在,却是天壤之别。

姚望心慌的厉害,一时间,这种惊惧甚至压过了他对锦书的担忧,再三要求往清河行宫去,见她一面,请她最后为姚家博点儿益处,说几句什么。

锦书如何猜不出姚望想法,却也懒得搭理,只请了自己两个胞弟过去,其余人却不肯见。

两年时间过去,他们也不复从前年少,面上有了些岁月风霜之色,多了成年男子气概,也能担当起门楣了。

姚轩心思谨慎,早就猜到承安于她有心,未必猜不透别的,只是对于胞姐的亲近与维护,使得他不会说出什么劝诫之言,只在她身后默默支持,从不说会叫她难堪的话。

这并非死别,却是生离,他日再见,也未必能像今日这般名正言顺了。

“姐姐若是走了,你们要照顾好自己,都是做父亲的人了,心里也该有分寸,”他们知道内情,锦书也没遮掩,叮嘱道:“大事彼此商量着来,不要冒失,兄弟齐心,比什么都重要。”

“知道了,”姚昭心有不舍,却不愿表露出来,口中宽慰道:“姐姐安心便是。”

姚轩微微一笑,道:“阿昭说的,便是我要说的。”

“好,”锦书也笑了:“咱们本就是骨肉至亲,说那些空泛之言,也没意思。”

“姐姐还是多同圣上说几句话吧,”姚轩轻声叹道:“他心思重,姐姐多开解几句,我怕他将事情闷在心里,反倒不好。”

“我明白的,”锦书拍拍他的手:“别担心。”

姐弟三人说了许久的话,一直到日落时方停。

这么晚了,当然不会叫他们夜里赶路回京,锦书便吩咐人收拾间宫室出来,叫他们兄弟俩晚上一道歇息,方才叫传膳。

承熙今年十一岁,个子拔高好些,性情较之从前更见沉稳,知道两个舅舅过来,特意将空间让给他们说话,等晚膳时分,方才过去一道用膳。

内殿里只有他们母子二人,一时之间,倒也静谧起来。

上一篇:惯宠 下一篇:我是一朵黑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