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嬿婉及良时(361)

作者: 初云之 阅读记录

“瑞雪兆丰年,”何公站在含元殿内,望见远处宫阙覆盖一层洁白,叹道:“明年又是好年头。”

匈奴压境危机过后,锦书便病了,这些日子以来,内忧外患都压在她身上,事情没能解决时倒不觉有什么,然而等危机解除,便再也扛不住了。

承熙刚刚没了父皇,见母后病了,守在她床头默不作声的落泪,唯恐哪一天只留了他一个人,锦书又心疼,又好笑,喝药也勤,过了半个月,人便恢复过来,只是身子还有些弱,内殿里炭火烧的旺,身上也围着狐裘。

“还要多谢何公,”锦书轻轻咳一声,真心实意道:“若不是你帮衬,圣上未必能这样快适应。”

“娘娘说哪儿的话,”何公摆摆手,道:“圣上本就聪慧,又有先帝多年教导,便是没有老臣,也能稳得住。”

锦书淡淡一笑,却听何公道:“不知娘娘打算如何安置楚王?”

何公历经四朝,见得事情太多,事后略加思索承熙登基前夜之事,便知楚王有意帝位,是故有此一问。

“他于社稷无罪,反倒有功,无缘无故问罪,只怕令天下人寒心猜忌,”锦书顿了顿,道:“走一步看一步吧,一时之间,我也没什么法子。”

何公微微颔首,忽道:“娘娘有没有想过,赐他一房妻室?”

他不知内情,问的自若,锦书心里反倒有些不自在,沉默一会儿,道:“他若愿意也就罢了,倘若无意,成就一对痴男怨女,反倒是罪过。”

何公毕竟是男子,很难从男女之情的角度去考虑,更多是以朝廷利益出发:“只消为他赐婚,叫两下里亲近几分便是,倘若留有子嗣,他日生事,未必不是一条出路。”

先将作乱之人诛杀,为堵天下悠悠之口,再加恩其子嗣,这等事情还少吗?

一提起这事儿,锦书便有些头痛,然而何公既然问了,她不做声,也不太好,半晌,方才迟疑着道:“此前,我也几次三番想为他赐婚,只是都被婉拒……”

何公眉头微蹙,道:“娘娘头一次提及此事,是什么时候?”

锦书知道他想听什么,实言道:“他还在甘露殿时,我便提过了。”

“原来如此。”何公神情微微凝重起来。

若说前几日楚王婉拒婚事是为防范皇后,但早在许久之前,皇后于他有恩时尚且推拒,可见是当真不情愿了。

楚王正当年少,身边既无子嗣,也无姬妾,如此行事,委实令人生疑。

“再等等吧,”何公在心中思忖:“年夜宫宴上,便试他一试。”

第144章 夜吻

先帝新丧, 年夜宫宴虽不会取缔,却也不会有多热闹。

锦书吩咐尚宫局不必张灯结彩, 更不闻声乐歌舞,菜式照旧,一众人说说话,便准备打发众人散去。

宗亲们自然是要请的,先帝的皇子公主也不例外。

何公儿女不在京中,年夜也难归家,承熙虽不乏顽劣之时,却将何公视为亲人, 特此降旨, 请何公夫妇入宫,一道行宴,宴席结束后便在宫中歇息, 明日再回家。

他既是老臣,又对承熙忠心耿耿,锦书听过之后自然颔首, 并无质疑之处。

细细盘算年夜宫宴来人, 倒也有不少。

大公主婚后日子过得和美, 同驸马生有一双儿女, 三公主这会儿才十来岁,加之先帝新丧, 需得守孝, 赐婚之事, 倒还不急,反倒是二公主,坐在大公主身侧,神情憔悴,竟比一侧皇姐还要见老。

贤妃死后,萧氏一族被先帝追究,夺官贬黜,唯有萧循与其母葛氏得以幸免,甚至格外开恩,允许萧循出仕。

萧循同二公主感情淡淡,葛氏更不喜这个儿媳,早先在萧家,还得顾忌其余人,到了这会儿,自然少了许多忌讳,虽不说要害她,但也没什么好脸色。

更不必说,谁都知道二公主与太后有恶,巴不得躲开她。

“奴婢听说,萧大人身边通房有孕,二公主为此同婆母大吵一架,”红叶动作轻柔,为锦书簪一支金步摇,道:“宗正寺打发人来问娘娘意思。”

锦书同二公主没什么交情,甚至还有嫌隙,那也是先帝的骨肉,她不会害死她,但也不会出手庇护。

毕竟,这条路是她自己选的。

“不用管,”锦书淡淡道:“葛氏膝下唯有一子,二公主嫁过去这么多年,竟无一子半女,她心急,也不奇怪。”

“嗳,”红叶早猜到会有这结果,也不奇怪:“奴婢这就吩咐人去传信。”

“走吧,”锦书最后扫一眼镜中人,道:“圣上该在前殿等着了。”

年夜里会开的花,大概便是梅花,尚宫局听闻这次宫宴既无女乐,也无舞姬,唯恐殿中空泛,便折了梅花插瓶,每个桌上摆一份儿。

上一篇:惯宠 下一篇:我是一朵黑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