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嬿婉及良时(28)

作者: 初云之 阅读记录

国子监课业繁忙,博士们更是严谨,饶是姚轩与姚昭自幼勤学,也不敢懈怠分毫,唯恐辜负了姐姐一番苦心,丢她的脸。

那里十日一休,略微可以得些空闲。

可是实质上,虽说是休,学子们却也只能回家住上一晚,第二日便得匆匆赶回。

姐姐不在,姚昭与姚轩在姚家也没什么可挂念的,再加上姚望近来态度的转变,更是叫兄弟二人心中腻歪,不想归家。

姐姐或许能飞黄腾达,可也终究只是或许。

若是有个差池,又该如何是好?

父亲只想着来日荣耀万千,却不去想姐姐在宫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度日时又会有多辛苦。

只是不想归不想,毕竟有孝道为先,这种条条框框压着,他们也不能真的跟姚望这个父亲撕破脸。

兄弟两个人商量了一番,便决定每十日两人便挨着回去,既全了面子,不留话柄,也叫自己略微清闲些,不必见父亲与继母的嘴脸。

可巧,这一次回去的便是姚轩。

姚家诗书传家,程家却是武家,姚轩与姚昭都同舅舅亲近,跟着学了弓马骑射,年纪虽小,身体却强健。

国子监离姚家不算近,二人便分别备了马,如此往来。

这一日,姚轩刚刚到了姚家门口,便见有个老者等在那里,见他过去,极温和的问:“是姚家的公子吗?”

“是,”姚轩上下看他一看,和气道: “老丈有何吩咐?”

齐元子同姚家老太爷是同年,只是一个入了官场,一个入了画坛,虽是殊途,却也亲近。

前些年的时候,夺嫡之争纷扰,他便避往西蜀去了,再不问世事。

等回到长安,才知故人已去,姚家已然败落。

想看看故友膝下子孙如何,是以特意着旧衣登门,试上一试。

有着前边姚盛的对比,此刻再听姚轩语气温和,齐元子心中便暗自赞赏起来,将那会儿糊弄姚盛的说辞拿了出来。

“老朽姓齐,与令祖父有旧,听闻他辞世,特来祭奠。”

姚轩目光在他身上迅速的一扫,正待说话,却瞥见府门那里有人影一闪而过,鬼鬼祟祟。

只看了一眼,他便认出那是姚盛院子里的小厮。

在心里讽刺的一笑,姚轩示意仆从将自己的马牵走,向齐元子拱手示礼:“齐先生往西蜀一游,景致如何?”

齐元子还等着诓人呢,却不想一个照面就被人翻了老底,暗自惊讶之余,又怕眼前的少年郎是在诈自己,便故意装起糊涂来。

“什么西蜀?”他皱起眉:“老朽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

姚轩俊秀的脸上有些无奈,请他走在前头,道:“齐先生,你虽能够改变自己的衣着,却难以改变你自己。”

“你食指与中指上有经年握笔留下的印记,并非是习字而留,而是作画,这是其一。”

“方才抬手的时候,我看见你指甲缝中还有未曾洗净的赤色颜料,亦可佐证,这是其二。”

“你外衣陈旧,里衫却是江南道出产的锦缎,如何也不像是清贫之人,这是其三。”

“你言语之际,长安语音之中却带有西蜀语调,而改变一个人的语言习惯,却非一朝一夕之事,可见你曾久留西蜀,又或者,身边有极为亲密的西蜀出身之人,这是其四。”

他一连说了四条齐元子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瞬间就叫他气馁起来,随即又有些恼羞成怒。

一边跟着姚轩往姚家走,他哼道:“猜猜猜,做学问要脚踏实地,哪里能像是你这样,什么都靠猜!臭小子!”

“好吧,”姚轩笑的温和:“这些都是次要的推测,的确很难发挥作用。”

齐元子心里舒服了一点:“这还差不多。”

“只是,齐先生,您大概忘了,”姚轩推开自己书房的门,请齐元子进去:“我小时候,是见过您的,不需要什么推论,一眼就能认出来。”

齐元子:“……”

一点儿都不好骗,没意思。

姚轩带着齐元子祭奠过祖父,又往自己书房去取昔日祖父留下的笔墨,再回去时,便见齐元子正望着墙上的牡丹图出神。

见他回来,齐元子收回目光,别有所思的问:“这是你画的?”

“并不是,是姐姐画的。”

姚轩回忆起了姐弟三人一起的时光,目光柔和,道:“她最喜欢牡丹了。”

“倒是难得,”齐元子摸着胡子笑了:“现在的姑娘,心气都高得很,你问她们喜欢什么花儿,多半都说是梅兰,此外便是夏荷秋菊。”

“她们才不说这句喜欢牡丹呐——都觉得那庸俗,失了清高。”

“各花入各眼罢了,自是无可指摘,”姚轩也不介意,只是道:“姐姐说,傲骨铮铮的女子,极少有得善终的,倒不如牡丹繁丽,享尽俗世雍容。”

上一篇:惯宠 下一篇:我是一朵黑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