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嬿婉及良时(222)

作者: 初云之 阅读记录

说到底,我是没怎么受过妾室的苦楚的。

所以即使知道赵王会有侧妃,还会有很多很多、除了薇儿之外的女人,也并没有觉得如何吃惊。

可是刚刚看着贤妃的时候,我才忽然觉得,那也许,根本就是错的。

那根本就不是薇儿想要的生活,她在这里面根本就不会快乐。

她还太小了,全心全意的依赖着母亲,我不能将自己的判断准则,全部施加到她的身上。

那是害了她,而不是在帮她。”

锦书听得默然许久,终于道:“郡主的福气不在宫里,你能想明白这一点,也很好。”

“乱七八糟的说了这么多,到最后,我也不知道自己都说了些什么,皇嫂一定听得烦了吧。”静仪长公主一笑,释然之中带着羡慕:“有时候,我真的很嫉妒你。”

锦书正捏着承熙的小手逗他,闻言也不变色,只抬头问了一句:“怎么这样讲?”

“你还这样年轻,身下又有太子,家里弟弟争气,而且,皇兄这样宠你……只是在边上看着,我都觉得羡慕极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各有各的难处。”锦书摇头失笑道。

“不说了,”静仪长公主叹口气,站起身道:“薇儿大概醒了,我接了她,便归府去了。”

“去吧,婚约的事儿,小姑娘家想不开也是有的,仔细劝几句也就是了,”锦书吩咐红叶:“好生送长公主出去。”

红叶应了一声,随静仪长公主出去,将将离去,红芳便掀开内殿的帘子,脚步匆匆的进来了。

“娘娘,”她急声道:“匈奴南下,假意自九原出军,却奇袭渔阳去了!”

九原郡本是始皇所设,至秦末为匈奴所获,此地位于朔方之东北,与云中东西而望。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昔日魏尚便曾为云中太守,镇守此地,苏轼词中典故,亦是由他而生。

这会儿才是二月初,距离前朝假想的动军之日还差着老远,匈奴奇袭来的突然,待到朝廷收到这消息,只怕已经是两日后了。

两日,能发生的意外太多太多了。

舅舅还在那里!

还有……承安。

锦书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消息是怎么说的?”

“奴婢也不清楚,”红芳道:“这消息还是在含元殿里听到的,那儿这会还乱着呢。”

“将嘴闭紧,不该说的不要说。”

这消息算不得好,若是传了出去,指不定会生出什么风波。

锦书定一定神,又嘱咐道:“圣上这几日心绪未必会好,吩咐下去,叫后宫主位都约束好宫中人,别出去嚼舌头,没事儿也别东游西逛,老老实实待在自己宫里便是。”

“是,”红芳应道:“奴婢这就去办。”

“取身素净衣裳,”锦书将承熙放在暖炕上,站起身,吩咐一边宫人:“再备纸笔来,我抄会儿佛经。”

刚刚还风平浪静,转眼间波涛汹涌,世间万物,果然无常。

第86章 渔阳

日头西沉, 暮色渐深, 残阳将天空染成凄凉而悲壮的暗黄,风声瑟瑟,莫名叫人心惊胆战。

渔阳驻军算不得少,只是担任的边防任务颇重,匈奴骑兵向来以灵活性著称, 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驰骋, 少有对手, 此番奇袭,着实叫边军吃了大亏。

更坏的消息, 在息战之后传来。

奇袭渔阳的这支匈奴骑兵, 并不是呼揭丁零之类的底层游牧民族,而是匈奴四角之首, 左贤王乌唯麾下的万骑之一。

更叫人心沉的是, 他们并不是孤军深入,而是另有两个万骑策应, 随时可以替换,再来一次冲锋。

战争的阴云凝聚在所有人的头顶, 刮着冷风的渔阳满是肃杀,街上少有行人, 除去巡守士兵往来查看, 几乎再无声息。

渔阳太守李陆是燕地出身,体型剽悍作风勇武的北方汉子,驻守渔阳长达十数年, 极有声望。

匈奴人发动的这场奇袭来得快,好些人甚至来不及反应,便成为刀下亡魂。

西城门直面九原,损失最是惨重,险些被撕开一道口子,李陆亲自披甲上阵,将将击退敌军,胳膊上挨了一刀,军医给吊起来之后,就往承安那儿去了。

“下官是粗人,说话也不拐弯抹角,”一见承安,他便直言道:“殿下身份贵重,虽然本事不弱,但还是留在内城为好,倘若到了阵前,反倒是最大的靶子。”

“像今日这样贸然直冲的事情,下官不想再见到了。”

承安在这里呆了半个多月,被人说到头上也不是一次两次,早就适应了这里直来直往的说话方式,对此也不生气:“倘若只是被护在后面,那我到此还有什么意思?”

“有志气是好事,”李陆也不跟他纠缠,先是赞许一句,随即便只将话讲的更明白:“下官也请殿下细思,倘若你在阵前被俘,渔阳上下,该当如何?”

上一篇:惯宠 下一篇:我是一朵黑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