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景帝纪事之盛世繁华(2019新修版)(44)

“朕知道你不在意那些虚名,但是朕在意。”以前是不得已,就算对这个人在意得不得了,也要在人前装出不在意的模样,惟恐被人看出了不妥,却护不住他,但是现在他已经有了能力把那些东西给他,为什么还要委屈他?

“陛下,你我皆是男子,此事太过惊世骇俗,若陛下真的明诏天下,惟恐世人非议不止。臣的声名不足惜,臣实不忍陛下的声名有累。陛下有想过,他日史书上会如何评价陛下今日的所为吗?”

“朕倒要看看,何人敢非议帝王家事,那些史官又如何评价朕?”

景骊的声音很冷,话中的含义不言而喻。

非议帝王者,是为大不敬,乃十恶不赦之重罪。

景骊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恢复了帝王的身份。他有温情的时候,但是他的温情也就那么多,就算他在卫衍面前再宽厚,也不能代表他对所有的人都能宽厚。

要一个帝王不见血,简直和要老虎从此不吃肉一样不可能。

卫衍明白这个道理。

他的爱人是皇帝,无论他对自己多么好,他依然是皇帝。只要他是皇帝,他的手上就不可能不沾染鲜血,就算皇帝再喜欢他,也做不了不吃肉的老虎,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避免让皇帝的手上沾染那些无谓的鲜血。

那些非议者就是无谓的牺牲品,也许他们自己会觉得他们是为了大义慷慨赴死,但是这样的牺牲毫无意义。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既夺去了无数无辜者的生命,也毁了皇帝的声名,只是为了给他一个他并不需要的虚名,到底有什么意义?

他真的不需要这个虚名,不需要这个必然要靠杀戮才能获得的虚名,他想要的只是皇帝这个人。

当年他愿意回到皇帝的身边时,他就想清楚了,他这么选择必然要付出代价。

凡事皆有代价。做人不能太过贪心,只想获得不愿付出。

他愿意为这段感情,愿意为了能够陪在皇帝身边付出代价,但是真的没必要把更多的人拖进来,让他们的关系从此蒙上一层血色。

但是皇帝显然不是作如是想。

卫衍发现他和皇帝的谈话,不知不觉又回到了前几天的僵局,不由得沉默了下来,不再言语。

景骊等了又等,却始终等不到卫衍的下一句话。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刚才平复下来的心,又开始不安起来。

那对卫衍来说,也许只是一个虚名,但是对他来说,却很重要。这个名分与其说是他给卫衍的,还不如说是卫衍许给他的。

不离不弃,携手到老,说说轻松,做起来何尝容易。今日卫衍觉得亏欠了儿子,亏欠了绿珠,想要给她一个名分,他日卫衍要是又觉得亏欠了谁,是不是又要给什么阿猫阿狗一个名分?

不是他信不过卫衍,而是卫衍的心有时候太软,再说如果有一天,真的到了万不得已要做出抉择的时候,他有一种预感,他必是被舍弃的那个人。他无法和卫衍的家人抗衡,也不想让卫衍以后左右为难,当然要乘机为自己讨一个名分。

所以在这件事上,他不会让步,哪怕卫衍会和他闹一阵子别扭,为了以后他也不会轻易让步。

“卫衍,有些事你担的是无谓的心。交给朕,朕会把这件事办妥当的。”景骊可以想象,到时候宫中朝廷上会闹成什么样,民间肯定也会有非议声,但是那又怎么样?他相信自己能够控制住局势,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让某些头脑发热的人迅速冷静下来。

卫衍依然没有接话,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叹得景骊的心一下子悬到了半空中。

“臣没有想到,原来陛下始终是不相信臣。”过了很久,卫衍才冒出这句话。

虽然皇帝一直骂卫衍是个笨蛋,但是他真的不笨,他只是在有些事上,懒得多想去没事找事。

皇帝就是这样的性子,心中俱是百转千绕的念头,嘴里又常常爱言不由衷,掌间更有种种手段,他要是遇事再去多想,事事和皇帝争个长短,两个人的日子就要没法过了,所以他一向是放宽了心,万事让皇帝去操心,免得他太闲了就要去滋事。

他只在皇帝在公事上准备胡闹的时候,才会试图影响他的决定。

其他的事,他只要相信皇帝对他的心意就行了,皇帝的心意他是明白的,这是他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体会出来的,不是用耳朵听出来的。

有些事,他懒得多想当然不知道,只要他肯好好想想,自然明白皇帝目前到底抱了什么样的心思。

“若有一日,臣背弃今日所言,就让臣不得好……”

那个“死”字还没有出口,卫衍就被皇帝捂住了嘴。皇帝恶狠狠地瞪着他,脸上是很恼怒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