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与诸葛亮的最后八年(190)

作者: 江东阿玥 阅读记录

我看着他,他就站在那里。

如此骨瘦形销,却像季汉的最后一面高墙,高大挺拔,雄伟屹立。

不可侵犯。

作者有话要说:

还能再活一章。

妈的,边写边哭。

哭死我了。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18906185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1章 终章

仲秋之后,诸葛亮原本就已孱羸不堪的身体迅速衰弱下去,开始无法自控的大口呕血,之后便是昏迷,转醒,再昏迷,整个人也混混沌沌起来,与以往的他大相径庭。生老病死,原来都要走过这样的流程么。

早些日,与诸位将军商议,诸位将军也认为,必得将诸葛亮的情况转呈陛下了。

我一日多次的催问,催问他们,陛下有没有派人来?什么时候来?究竟到了没有?

八月廿三日,刘禅派的李福终于到了。

李福不知在路上奔波了几日几夜,看得出他一路风尘仆仆,刚下马,就被我连拖带拽进了诸葛亮的帐内。此时已过晌午,诸葛亮卧在塌上休息,并未睡着,见到李福进来了,黯淡多日的双眸中,竟然有了几分绚丽的光彩。

“孙德(李福的字),你来啦。”诸葛亮看着他,虚弱的脸上展露些许笑意。

“是,丞相,我来了。”李福见诸葛亮唤他,赶忙走上前去,握住诸葛亮的手,向他轻声言道:“丞相苍老了许多……定是劳累所致啊。”

诸葛亮摇摇头,艰难的摆了摆手,问:“陛下,还好么?”

“陛下一切都好。”李福恭敬回答:“陛下牵挂您,特命我来探望您……”

“是来问我身后之事吧。”诸葛亮说话间挪动着身体,坐起身来,竭力保持着清醒。

“是。”李福见诸葛亮这么说,便坦然回答了,从包袱中取出绢帛与笔,铺展开,跪坐榻前,而后他看了我一眼。

诸葛亮见状,朝我道:“先出去吧。”

我知道接下来他们要聊什么,诸葛亮之后,谁能继任他?季汉的将来,能托付给谁?

我点头表示明白,退了出去,守在门口。

其实还是能听得几分清的。

“那就请孙德开始记吧。”我听到诸葛亮说。

“伏闻生死有常,难逃定数;死之将至,愿尽愚忠……”

“臣亮赋性愚拙,遭时艰难,分符拥节,专掌钧衡……兴师北伐,未获成功;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及终事陛下,饮恨无穷……”

我站在帐外,一边听着,一边看那万里之外的秋阳,早已不是仲夏了,原本该是温和宁静的,可不知为什么,今日阳光如此刺眼,硬生生将我的眼泪逼了出来,它们无声无息的流出,掉落,都跌进了脚下这片泥土里。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诸葛亮说完这句,长久的停顿,大约是李福正在迅速完整的记录着诸葛亮说的每句话,不使其有任何缺漏。

“丞相认为,您之后,谁能够接任您?”

帐内,李福又开始小心翼翼的问起来。

“蒋琬。”

“蒋琬之后呢?”李福穷追不舍。

“费祎。”

“费祎之后呢?”李福还在问。

诸葛亮没有再给出回答。

李福告退出来的时候,眼圈已经红了。

“我一定将丞相的嘱托带给陛下。”他有些哽咽。

“拜托大人了。”我郑重与他行礼,送他上马,见他朝成都的方向,再一次飞驰而去。

接下来进去的,是姜维。

不知是不是诸葛亮见到了从成都远道而来的李福,心情忽然好了许多,样子也比之前好看了,我竟然还一瞬间感觉到他精神奕奕,容光焕发了起来。

姜维进去之后,诸葛亮说话也不似之前沉声断续了,变得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诸葛亮毕生所做《兵法二十四篇》没有传给诸葛瞻,而是都给了姜维。包括连弩之法、八阵等。

接下来是魏延、马岱。

仅仅一个下午,季汉重要的将领们都轮了一遍,挨个进去接受他的委任与指派。

傍晚,明月初升。

我打水进来,正要帮他擦拭身体,诸葛亮却淡淡说:“已是将死之身,不必再多做这些累赘之活。”

“你若得空,就陪亮去走走吧。”

他看着我,说。

忽然他也好像发现了我与平时有些不一样,道:“你穿浅色的衣裳也很好。”

是了,到底被他看出我稍稍准备过的衣服妆容。只是阿夏不在了,我只得很努力的自己挽了发髻,换了一身略微明亮一些却不出格的淡藕色衣裳。

“忘了吗?”我与他道:“八月廿三,我的生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