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安十二时辰同人)【敬必/敬泌】敬长安(20)

作者: 方长命 阅读记录

唯剩的一个死士见援军已至,李泌未死,便急着扑上来要把杀李泌,只见张小敬低吼一声从地上爬起,双刀绞住那死士的喉管,用尽全力一拉,竟把死士的脖子切开了一半。张小敬终是撑不住了,踉跄几步往前护住李泌,把人推进房内便软软地跪下来,李泌接不住张小敬,勉力抱着人滚落倒地,一身青袍尽数染了张小敬身上的血,手指颤抖着拨开张小敬脸上沾了血的头发,又拿袖子去擦血污。

张小敬挂在李泌身上,说道:“...你为何出来了...你不信我...”李泌喉头滚动,压下泪意:“不是...不是不信你,是不忍,让你一人赴死...”张小敬轻笑,咳出一泡血水:“我乃...五尊阎罗,地下的阎王不收我的...”他看看李泌的双手,极缓极缓地说道:“你忘了你的拂尘...”

“是,我落在密室了...”

张小敬伸出一手按住李泌纤瘦的手掌,徐徐道:“既是掉了,就别再捡起来...把你的手空出来,接住我的真心可好?”

“......好。”

张小敬仿佛听见了什么大喜事,扬起一笑,侧首埋进李泌的肩膀,闷闷地说道:“小狐狸,护好我,我睡一会儿就起...”李泌吓得失色,连连唤道张小敬,檀棋飞奔而至,探了探张小敬的脉搏:“还活着。”李泌才喘出一口气。

太子身穿轻甲站在门边,李泌扶着张小敬不便起身只能微微一拜:“多亏太子搭救,李泌才捡回一命。”太子笑着摆摆手:“长源为我不惜赴险,是我来迟了,姚右卫,将贼匪速速拿下,再去找郎中来给张小敬疗伤,长安太远叫不来太医,只能如此了。”李泌又是一个拜谢。太子瞧着李泌与张小敬两人,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转身走开,姚汝能侍立一旁,隐约听见太子说了句“真不知是一石二鸟还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天宝四载九月,太子李亨整治华山悍匪,留下一段佳话,但因各种缘由未能见于史册,只留作野史传奇供市井传颂。同年李泌获封太子詹事,职比台尚书令、领军将军,于上元节前回京任职。

华山葶苈观内。庭院打扫一净如洗,全不见数月前的血雨腥风,观外有一干军士把守,还停着一辆马车,檀棋与几位随侍正忙着往车上装东西。李泌一身竹青色长袍,裹了一件镶毛边的绀色披风,捧着一只手炉从屋中出来,正是一副翩翩公子临雪景的好画面,却被半路杀出来的张小敬煞了风景。

张小敬身上平添了十数个刀口,最险的一处差点割破脾脏,好全之后浑身上下都是疤,找不出一块好地方。李泌向太子请了好几个月的假,陪张小敬在葶苈观里养伤,眼下上元节将至,不能再拖着不回长安复命了。

张小敬有些老大不愿意:“回了长安,不知又要发生什么事把你李司丞绊住。”李泌纠正:“往后不是司丞,是詹事,”他看张小敬一眼,“你也不是张都尉,是我的家将。”

檀棋在门外唤着马车已准备停当,可以即刻启程。张小敬舍不得葶苈观的清幽,无赖道:“既是家将,怎可无聘书就领职的道理。”说完伸出一只手来向李泌讨。李泌抿着嘴,压住唇边轻笑,从怀中掏出拂尘在张小敬手心挠了挠:“李某已经佘过许多次,名声全坏在张将军身上,再欠一次又何妨?以后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不怕还不清。”

张小敬挑眉一笑,抓住拂尘把人扯近了些,低低说道:“倒也无妨,只是李詹事少说了一样——还有同床共枕呢...”

“.........登徒子!轻浮!”

End

以下是一些废话,不想看的可以直接跳过惹~

————————————————废话分割线————————————————

谢谢愿意看我废话的朋友(我个人真的有写完一篇非得说点结束语的习惯哎呀...)

首先是关于这篇文的构思。天宝年,是我个人认为具有非常历史悲壮感的时期,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唐由盛转衰,就好像一栋参天大厦徐徐倒地,一开始也是想借安史之乱前的时局动荡的背景,稍微勾勒一下盛唐富丽的表象下衰弱的根基。取名《敬长安》一方面是把敬 和 长 融进去,另一方面是想表现李泌在朝外仍为长安局势谋划出力的感觉。

再来是关于情节,其实挺遗憾的因为皮下考研没能将这个剧情展开写,三万字节奏太快了,写个五六万还差不多(更新这段时间也是拉下好多复习,我慌了)如果能让大家感受到伏笔、算计和敬泌二人感情的变化,就很好了!太子最后的那一句其实是没想过他用李泌去收复张小敬,反而让李泌自己陷进去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