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限升级游戏(206)

不过我今天要说的,其实是另外一个故事,科学家研究的心理或者思想的力量。

不知道小公主们有没有听说过一个故事,反正这个故事我是很久以前就听说过的,忘记是在哪里听说的了,可能是在学心理学的时候听到的?

这是一个心理学上传闻很广的故事,说是有一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被试是一个即将被执行死刑的囚犯。

实验人员在那个囚犯的手腕上割了一刀,然后把他开始流血的手臂放在一个水桶上,接着蒙上了他的眼睛。

然后实验人员拿了另外一个水桶,开始往那个水桶里滴水,过了一段时间,尽管囚犯手腕上的伤口其实早就已经结痂凝固了,他其实根本没流多少血,但囚犯还是死了,而且死因很神奇,失血过多。

对,因为囚犯感觉自己在流血,他想象自己留了很多血,他的身体就真的出现失血过多的症状,是不是很神奇?

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这个故事的真假,是存疑的。

你在网络搜索这个故事的话,可能会看到一种说法,说做了这个实验的心理学家叫做马丁·加拉德,是个美国人。但是实际上,这位马丁·加拉德,科学界至今查无此人。

另外,哈佛大学的荣誉教授伯纳德·朗在他的一本叫做《失落的治疗艺术:在医学中实践同情心》的书里,提到过这个故事,说这个案例来源是印度的一本医学期刊,但是他没说那本期刊叫啥,所以我们暂时也找不大相关的文章。

也就是说,这个故事来源不明,真假不明。但是,它其中揭示的事情,其实是真的!

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美国的一个生理学家,叫做沃尔特·布拉德福德·坎农就提出了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叫做伏都教死亡,这个概念和之前那个故事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因为心理的想法出现了生理的反应。

虽然现在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了,但是他的假设并没有被推翻,反而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接受了。

有一种心理学效应叫做“反安慰剂效应”,他的双胞胎叫做“安慰剂效应”。

什么叫做反安慰剂效应呢,比如说,我给你吃了一颗糖,然后我告诉这是毒,并且告诉你,毒发会怎么怎么样,当然只是一颗糖,但是出现了毒发的一切生理症状。

安慰剂效应和它正好相反,还是拿糖举例,你感冒,我给你一颗糖,告诉你这是速效药,吃下去你的感冒就会好,你吃下去之后,感冒果然马上好了。这颗糖就被成为安慰剂。

最后,跟大家说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一个26岁的男青年,他失恋了。

正好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了一所大学的抑郁症临床试验广告,他曾经有过郁抑症的发病史,于是他就报名了。

然后他被分在了对照组,拿到了一瓶药,实际上这些并不是抗抑郁药,而只是普通的糖丸,也就是安慰剂。

两个月之后,他和人大吵了一家,一激动,吞下了29粒胶囊。

然后他清醒过来了,他以为自己吃的是药,马上跑到了医院急诊室,这个时候他已经严重低血压,只能依靠静脉输液维持生命,如果再晚一点去医院,他可能已经死。

但是实际上我们知道,他吃的其实只是糖丸,正常情况下,吃再多糖,除非他有高血糖,否则他不可能会死。

今天说的有点多~晚安啦~

第106章 小鱼干

无论如何,老师总是喜欢成绩好的学生,没别的,成绩好的学生会让老师更有成就感,这是自己教育的成果啊!同样的,如果没有胡楠的对比,张鸣礼虽然是渣渣,但曹秋澜已经习惯了他的渣渣,估计也不会看他那么不顺眼。有了胡楠之后,再看看更渣的张鸣礼,曹秋澜心好累。

深夜,张鸣礼躺在床上,收到了来了宋子木的问候。张鸣礼:“[大哭表情]我感觉不太好,道观来了一个信众,现在跟我一起学琴,学得还比我好!!!不要误会,我并没有被打击了,我知道我音乐天赋不好,是我师父被打击了,现在董师叔看我的眼神简直恐怖,你可能要给我收尸了!”

虽然知道什么收尸只是夸张的说法,但宋子木看到还是瞬间心疼了。宋子木:“没事,不就是弹琴吗?我过两天要去一趟淮城,到时候去找你,我会弹琴,不嫌弃你,陪你一起练。”

张鸣礼感动极了,觉得宋子木果然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张鸣礼:“子木,太感谢你了!其实主要就是,董师叔一直盯着我看啊,他一盯着我看我就紧张,我一紧张我就控制不好力道。对了,你来的话,带点董师叔喜欢的小鱼干,就我上次跟我说的那几种!”

上一篇:带着二哈闯末世 下一篇:心生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