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秀色之医女当家(214)

作者: 桑非白 阅读记录

这才不到两个月,北狄就被打得连连后退了?

陆家小子…是指陆非离吧?

看来他的伤没事。

季菀莫名的松了口气。

出宫的时候,老太师忽然问:“你跟陆三郎很熟?”

季菀愣了一下,然后道:“也不算很熟。两年前的冬天,我上山打猎,偶然碰见了他。他说那次被追杀误入深山,还怀疑我是匪徒呢,特意去查了我的户籍,然后知道娘的身世…”

说到这里,她停了一下,见太祖父脸上未有不悦之色,这才继续道:“他说您是他的授业恩师,所以对我们家十分关照。我们在登县住的宅子,就是他介绍的。生意上,他也帮过我很多。我们回京的时候,他还派了国公府的侍卫护送。”

这些事就算她不说,太祖父回去一问就知道了,还不如她自己老实坦白。

包括她会医,只好了陆非离母亲的失眠之症等等,她也都说了。

老太师认真听着,道:“陆三郎曾是三皇子的伴读,的确是我的学生之一。”

他又看了眼身侧的曾外孙女。

陆非离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那小子的性格,他也是清楚的。即便是碍于他的情面对长孙女一家多有照拂,亦或者是感恩,也不至于做到这地步。

他想起陛下封曾外孙女为乡君之时,曾召见过他。那时候,陛下已然知晓长孙女一家是他的后代了吧?从何得知?现在想来,定然是陆非离那小子无疑了。

还有今天,陛下明显有意提高曾外孙女的身份,莫非…

想到此,他不由得挑了挑眉。

“阿菀。”他问:“说说你们在北地的日子吧,你们搬到登县之前,是怎么过的。”

季菀一怔。

------题外话------

女主光环+金手指,就素这么任性!

第113章 许氏告状(三更)

这些事,外祖父和二舅舅都问过母亲,她从未插嘴。

“那时候啊…”

她渐渐开始回忆起来,“小时候我不知道娘的身世,后来无意一次听父亲提起,才知道她是南方人,但娘从来没细说过。我们住在离登县三十几里外的一个乡村,叫义村,就在秀山山脚。我们家,在村里算是比较好的。有很大的砖房,有良田,可以收租,父亲在私塾里念书,考上了秀才。娘说,等父亲考上了举人,就可以做官了,那时我们家的日子就会更好过一些。可是父亲在乡试前因病去世了…”

那些都是原身的记忆,大概是借体重生的原因,季菀继承原身记忆的同时,也继承了她对记忆里所有人的情绪。所以提起这些事,她不免有些黯然。

“当时娘还怀着小弟弟,就快临盆了。父亲骤然离世,许多人都说娘克夫,奶奶也因此对她多有责骂,不给娘请大夫,后来娘生下一个死胎。”

周老太师浑身一震。

季菀还在继续说着,“奶奶把我们赶去茅房旁边住,那是整个房子里最破烂的地方,既不遮风又不挡雨,还臭气熏天。娘天天要熬夜做绣品,卖来的钱却都被三婶子给贪了。我和妹妹要干活儿,做饭扫地砍柴,家里有井,奶奶不许我们用,大冬天让我去河边洗衣服。春天的时候我和妹妹去山上挖野菜,夏天捡柴,秋天摘山货…娘每次护着我们,奶奶就会特别生气,更不许娘出门。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也就是前年的冬天,娘提出了分家。”

至于分家的导火索,她没说。

“里正叔叔给我们做主,我们分到了五间房,还有娘陪嫁的二十亩地。其实应该是三十亩的,那十亩地被奶奶卖了,供父亲和三叔读书,以及小姑姑的嫁妆。分家后的第三天,我去山上打猎,采到一株人参。哦,就是那天,我碰上了陆世子的。人参卖了五十两银子,为了不受奶奶他们的打扰,我们又开始重新建房子。也是那时候,我开始做买卖。最开始是卖早点,一些饼子什么的。我还卖了几个菜方子给大酒楼,那个酒楼是世子的朋友开的,松阳的太守,齐大人的儿子。”

她想起什么就说什么,又想了会儿,“开始做买卖的时候,每天能挣一百多文。额…太祖父大概不知道一百多文是什么概念。一斗米是十二文,一斤白面是三文,一斤肉是十二文,一个鸡蛋一文钱。普通的三口之家,一年的收入大概是一两到二两之间。”

周太师没说话。

其实这些他都知道,他虽没外放过,但去地方赈过灾,了解过民生。普通百姓是怎么生活的,他可能了解得不够细致,大致上还是知晓的。

一天一百多文的收入,在普通百姓眼里,已是富裕。

“后来我卖腊肠,分了三次做,总共赚了一百多两银子。”

上一篇:银鸾 下一篇: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