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山(137)

作者: 凯歌鲁凯 阅读记录

这天他没有跟马雪君一块去吃晚饭,他得好好想想大学生活该怎么过,自己又该走什么样的路。

现在的生活跟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下的决心完全不一样了,那时候还想着勤工俭学,是因为开学赚了钱改变了自己?读书,读书还不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赚钱。何况大学的课堂他已经领教过了,将来找工作学习成绩的分量也不是太重。而他暂时也没有要深造的想法,该怎么规划生活?

姐姐要他好好读书是希望他有个好的将来,他就算不把时间全花在书本上,那也不应该浪费时间,该找点事做好好锻炼自己的能力。除了卖军训服,还有什么门路了?

第三十八章

十一月,北方已是寒风凛冽,但南方的秋意还不怎么浓厚。博大的中国,南方还是艳阳高照,北方已是冰雪连天。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迅猛增长,多少欢笑、多少眼泪、多少汗水铸就了中国经济的辉煌。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都离乡背井到东南沿海去了,乡村里越发显得安静。这些农村出来的青壮年劳动力从事什么工作?有经商才能的可能会盘下一个门面做生意,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都只有进工厂这条路。当我们拿着最新款的手机,当我们在空调房里躲避夏日的炎热时,我们是否会想起这些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工业品的制造工人在流水线上的艰辛?

之所以不得不远赴他乡,都是为了谋一个生计,一年中往往也只有过年才能回家几天。长久在外,对家人、家乡的思念是他们解不开的心结。

城市在不断发展,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街道上的汽车越来越多,夜晚的灯光日益璀璨,处处都是繁华跟喧嚣。但大茅坪这个村庄不依时代的潮流,像世外桃源般地保持着过去生活的节奏跟面貌。

金秋时节,虽然早晚有了凉意,但中午的温度还是适宜的。秋天是个多彩的季节,山林里落叶乔木的树叶被秋霜染得色彩斑斓,稻田里金黄的稻穗已是沉甸甸的,马上就能收割了。

青壮年劳动力多已外出务工,双抢时村里再也没有以前热火朝天的场面,也难得再听到踩打稻机的声音,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机的补贴,多数农活由机耕犁跟收割机来完成。这样上了年纪的庄稼人一般也能把这活干下来,这当然节省了不少的时间跟力气。打回来谷后,把谷跟稻草晒干,一年主要的农事就做完了。

胡建明打完稻谷后,村里的一件事情不得不提上了讨论的议程。是这样的,十多年来,村里的年轻人不断地外出务工,常年只在年头年尾在家里待几天。很多年轻人都已经婚嫁了,多数孩子带在身边,有的则是留在家里给爷爷奶奶带着。这样一来,村里的小学本来一班有三四十个学生,现在因为人口外流,一个年级常常只有十多个人。十多号人的班级,每个科目也得配一个老师,偌大的教室里显得空荡荡的,学生没有上课的感觉,老师对着十多个学生上课,也没有往日的氛围,校园里再没有了往年热闹喧哗的场面,气氛一年比一年冷清。以前课间操学生能站满整个操场,现在整个学校都只有稀稀落落的三四十个人。

一个年级只有十来个学生,但老师和学校相关的配套措施一点都不能少,按人数平均下来,这办学的成本当然是很高了。

王老师离退休年龄还有几年,以前一下课觉得学生多太吵,现在学生真的少了,又怀念过去的热闹。这一两年来,时常听人说学校要合并,学校合并了,那班级也会合并,到时候老师怎么安置?王老师本来还忧心着这个问题,但不久前她女儿陈珍因教学出色调到了市里的高中,而她也快到退休年龄,学校合不合并也就释然了。这几年来班上的学生越来越少,人太少也不像个班级,合并后把原来学校的教育资源集中起来,说不定能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合并这个事几年来一直在村里传播着,但也没有个具体的说法,村里大多数学龄儿童都在父母务工的地方上学,所以学校合并这个传闻关心的人并不多,但徐通跟毛勤勤就不一样了。

徐通两个儿子外出打工出去得早,在队里最早盖起了楼房,楼房盖好后又娶上了媳妇,现在孙子五岁,孙女六岁,分别上幼儿班跟一年级,所以学校合不合并,时刻牵动着他们的心。

孙子跟孙女出生后,大媳妇把女儿带到一岁多一点后,跟着徐吉茂去广州打工了,每年年底才回来待个十来天。二媳妇倒是在家里带着孩子,操持着家务。也因为二媳妇的勤快,让徐通跟毛勤勤的负担轻了一点。孙子孙女正是上学的年龄,村里的学校到底合不合并对徐通来说就是一件最重大的事了。

上一篇:我心上的人 下一篇:吃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