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山(101)

作者: 凯歌鲁凯 阅读记录

“改革开放”这个词在《新闻联播》里经常听到,广大农民并不陌生,但改革对他们意味着什么,这些土地上的劳动者最深切感受的只是土地承包到户。具体还有哪些改革,以及这些改革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这是他们所不了解,更不能前瞻的。

最先嗅到改革气息的是那些跑过广东的。新闻里经常谈改革开放,跑了趟广东,眼见为实,去过的人都发现广东的钱好赚,工资比家里高了很多。于是那些胆大、不安分的农民纷纷来到这块热土上来讨生活。慢慢地,南下广东成了全国各地区人们口头的热词,当时时髦的说法叫“下海”。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据人们口头上的舆论,当年南下的第一代创业者大多都已发家。徐通两个儿子早几年不也南下广州打工并盖起了楼房吗!

先到的人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甜头,再纷拥而至的人机会就没有最开始时那么好了。谁在改革开放的第一个浪头站住了脚,掘取到了第一桶金,展现在他面前的完全是另一条人生道路。一个人的崛起往往会带动一个家族,甚至是一个地方的崛起。而那些错过了第一个时机的人,要么依旧守在土地上耕耘,要么就是进了工厂与流水线相伴。对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这一代,深圳留给他们的机会基本上只有工厂流水线上的各种职位。

高春兰上了职业介绍所的大巴,疲惫惊慌的心暂时安宁下来。拥挤的车厢里多是稚气未脱、神情低落的面孔,也许是太疲劳了,对生活太无力了,这么多人的车厢里静静的,很多人可能都是刚来深圳,累得说话的力气也没有吧。

车停下来后,大家蜂拥着下了车。

“快排好队。”散乱的人群立马排出了长龙,大家都想往前面挤,但在带队人员的注视下规矩了。

“你们这要多少人?”职业介绍所的人问工厂负责人。

“三十个。”

听到这里只要三十个人,高春兰立马从队伍里侧出身看前面的人数,按她现在排队的位置,肯定是三十之外。她身上钱不多了,现在这个工厂要人得赶紧把握机会,后面不知道还会等到什么时候。怎么能把握住这个机会?来不及多想,在职业介绍所负责人转过身之后,她立马从队里出来,一路跑过去,耳边都是骂骂咧咧的声音。跑到靠前的位置后,站队的人见她想插进来,目光含着敌意,同时向前挪着脚步。管不了这么多了,在白眼跟鄙视中高春兰硬是挤了进去,挤进去后,职业介绍所负责人正好转过身,在她后面的人也不好再表示什么。

“排好队,排好队。”职业介绍所的负责人喊着。

一个个点人数,高春兰当然在三十个之内。那个排三十一号的小男孩一脸失落,高春兰余光瞟着他,满是愧疚。生活的困境让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孩子变成了个不讲道德的人。

“好了,没点到的再上车,去下一个厂看要不要人。”

排在后面的一个个唉声叹气,大家都是第一次来深圳,不然也不会要靠职业介绍所介绍工作。来深圳坐了很久的车,心神困乏,他们已经经不起车子的颠簸,好多人不习惯大巴车里的气味,恶心得都快要吐了。不论工资高低,条件如何,现在最迫切的是找个地方安定下来,能有个床铺好好休息休息。但是没办法,生活的重压推着他们拖着沉重的身体又上了大巴车。高春兰看着开动的大巴车,对自己插队得来的机会既庆幸又愧疚。

工厂负责人叫他们填了表,又核对了身份证及毕业证后带他们去寝室。负责人还特别强调:同省的人不能住同一间寝室。高春兰后来才知道不让同一个地方的人住一块儿,是因为怕他们结成团伙闹事。

负责人把高春兰带到寝室,寝室摆了四个床架,双层铺。四个下铺都垫着凉席、薄被,上铺全都空着。高春兰拿张报纸把灰尘擦拭掉,现在终于有个栖身之所了。

中午在厂里食堂吃过饭回寝室,室友们都回来了,高春兰热情地跟她们打着招呼,但室友们都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是啊,对这些有了阅历的人,初始的热情在社会的历练中淡漠了。对高春兰来说,她们四个是她进寝室的第一批室友,但对她们四个来说,寝室里进进出出多少批人了。既然是跟住旅店一样,何必要保持热情,做进一步的了解!生活总有最实际的原则。

高春兰在楼道里拿了床垫子在水龙头下冲洗,这时厂里的广播响起:“今天新到的员工下午两点半下来集合。”高春兰把垫子洗好放到阳台上,就等着两点半的到来。

下铺的四个人都躺着闭目微酣着,高春兰想搭话但鼓不起勇气。

上一篇:我心上的人 下一篇:吃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