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以农为本(农)(38)

作者: 黄姜 阅读记录

如今,黄豆果然有超乎常理的收成,姜秾在感觉自己世界观被重击后重塑之余,竟是生出一种尘埃落定之感。

毕竟,她身在此时此地,就已经是最为玄幻的事情了,再来一点玄幻的‘神农之力’,想来竟也见惯不怪,没甚大不了的!

姜秾终于说服自己,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在她的体内或周身,确实存在着一种玄幻神异的力量。而这一切,都源于她那十八辈祖宗、农皇神农,姑且将这种玄幻力量,命名为‘神农之力’罢。

因为周翠娘所说,姜双五也‘天生就是一把种田好手’,结合最初与神农祖宗见面时的情况,可以推测,这种神农之力通过血脉进行承继,且有浓厚与稀薄之分。

显而易见的是,姜双五的神农之力,没有姜秾的浓厚。毕竟,姜秾是得到过他们的十八辈祖宗神农,这样的一句称赞:难得神农血脉之力也还算浓厚。

黄豆收割回来,放在院子里曝晒两天,豆荚就已经裂开嘴,露出里面挨挨挤挤的饱满豆粒。

周翠娘拿来一个浑圆浅口大簸箕,薅起一把黄豆藤在簸箕里轻轻一摔打,豆粒就脱离豆荚落进簸箕里。有那少许蹦到簸箕外面泥地上的,也不妨事,到时拿扫帚扫到簸箕里,筛一筛泥灰就是了。

因为不管是用于沤绿肥,还是调配培养料,黄豆豆藤都很好用,周翠娘自然不会像以往一样随便扔在后院,她把豆藤捆成一捆一捆,好好地摞在了后院的遮雨草棚子里。

黄豆脱粒后,摊在大太阳底下晒上两日,去了水分,黄豆就能收起来了。

事实上,姜家收上来的这一茬黄豆,有差不多一半,都被闻讯而来的村民们换去,留到明年春天作种子。

因为前头有陈婶‘一斤三两换一斤’在那里,后面来换黄豆种的人家,循例也就这么换了。

在后世的二十一世纪初,黄豆亩产能有四百至五百斤,姜秾播种了两分地,竟也收了差不多一百斤。加上村民们以一斤三两换一斤的换法,这一茬两分地的黄豆,姜家最后竟得了近一百二十斤的黄豆。

要是在去年,能有一半儿即六十斤,就是好的了!

这可把周翠娘高兴坏了,逢人就要拐弯抹角地夸耀一番:

“今年春天是哪种情形,大家都是晓得的哈,我和我们家里那口子都顾不上去种黄豆,可我家浓娃儿小娃子一个,却操着颗庄稼把式的心!

默不作声地播下了一斤黄豆种,有个两分地,原是没做指望的,没成想今秋竟然能收上来这许多的黄豆!”

听了周翠娘的话,有人单纯羡慕不已,也有眼热嫉妒的:

“我家怎就没遇到这等好事呢?”

“你家女儿像她阿爹一样,天生就会种田,他们那种人啊比我们这些人,真像是天生多生了一窍,明明都是一样的人,一样的劳作,收成硬是要多出几成来!真是好命啊!好运啊!”

……

不管怎样,姜家继夏收时麦子收成,要比村里大多数人家高出一筹外,秋收时的黄豆,也是让村里人羡慕的绝好收成。

村里一天到晚也没甚新鲜事,于是这事就很是新鲜了一些日子,到最后阖村皆知了,也是理所当然。

因此姜秾每每在路上或田间遇着了人,都会被喊住,与人说上两句话,无非就是些夸赞感叹的,或者取经问道的话。

这让在农业领域还算能言善辩的姜秾,也不知如何应对答话了。

纯粹夸奖的话,听一听随便应付过去也就行了,可取经问道学习经验的,就让她为难了!这茬黄豆能有好收成,大约全归功于那虚之又虚、玄之又玄的神农之力,她除了亲手刨坑点种,其余什么都没做,怎么分享经验?

刚学会语言‘变通’的姜秾,灵机一变,把后世总结出的正确种植黄豆的要点,在人问话时条理清楚逻辑严明地,一项不漏地背了出来!

虽然吧,那些要点在姜家的这茬黄豆上面,是一点都没有体现的。

姜秾背诵黄豆种植要点时,被周翠娘撞见过几次现场,后者的眼神每次都在变,最后终于是没再变了……

只因周翠娘给下了断言:“看你说得一本正经,听着也像是那么回事,与各人说的还都大差不离!但这家里也就你那三岁弟弟糊里糊涂,我与你阿爹可是都知道,那些条条道道可没人教你,都是你自个儿编的!!果然,你与你阿爹一般,面上看着正经老实,其实内里蔫坏蔫坏的,小主意是一道一道的!胡诌都不带眨眼。”

说完,斜了姜秾一个大白眼。

姜秾:“……”

结合原身姜浓(不知是她的几辈姑祖奶奶)的记忆,姜秾非常疑惑,究竟是从哪里看出来,她阿爹蔫坏蔫坏的?明明好憨厚老实一庄稼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