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以农为本(农)(184)

作者: 黄姜 阅读记录

长安的袁家祖宅及城郊庄园,被西迁的大昭皇亲所占,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袁家资助起义军是情有可原。况且,如今天下大乱,大昭覆灭改朝换代几乎已是必然的了,商人投机、资助起义军,也是寻常之举。

袁家必然不止资助了他们‘炎军’,邺城‘言军’和宛陵‘米谷军’,想必也是有资助的,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最后究竟是谁问鼎天下,就看各自的能耐了!

葛蕤:“袁家实在厚道,今日相帮之情‘炎军’铭记于心,若来日......必定让袁家的资助能物超所值。”

商人投机,自然就以利益相换,他代表‘炎军’来此,言语客气些代表了‘炎军’的涵养,却不必感恩戴德,毕竟‘炎军’以后或许是能问鼎天下的,如今要端着合适的架子,要让人敬畏着不能太随便了。

袁十二自然也懂这些。袁家到底是商人,还能指望起义军‘炎军’——日后或许能问鼎最高的存在,就为了短期的粮食帮助,而对他们卑躬屈膝?那不可能的。便是现在果真太过‘礼贤下士’,他们也不敢受,受了的话,日后是祸不是福。

袁十二对太白县的事情知道不少,有高产粮在,‘炎军’缺粮只是一时的,挺过这个难关,明年夏收之后缺粮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若现在不帮,他们袁家再想投机也没有机会了,这时候自然是要拿出真诚的态度来,才最划算。

“哈哈哈。”袁十二回以朗笑,两人心照不宣。

“粮食的事就这样说定了。关于进贡皇室鲜蘑这事,还得继续进贡,如此一来也方便商队运粮进来。”

姜夏两家栽培的鲜蘑,竟然是卖与袁家进贡给了皇室这事,葛蕤也是最近才知晓的,知道后他对夏简戟的心性,也更有信心了,这事处理得很对,没有妄想去攀附不可能的‘皇

商’身份。

不过......“如今太白县已反的消息,怕是早已传进长安了,继续进贡鲜蘑还可行吗?”

不仅太白县已反的消息,已经传进了长安,‘炎军’占据太白县全境后,又打下郿县和陈仓县两县的消息,想必也已经传到了大昭朝廷。

因为夏简戟向北打下郿县后,没有一丝往东进犯长安的意思,而是转而向西占据陈仓县,长安这才没有立时出兵镇压,可能还在犹豫是打已成气候的邺城军,还是打才占了太白县、郿县和陈仓县三个县的‘炎军’。

又或许,长安那边是怀着去川地征抓壮丁的军队的打算,回来时顺便剿灭了‘炎军’,这才没有动。

袁十二神情中带了些嘲讽,对大昭朝廷的嘲讽。

“葛先生,你以为一个只因向往长安古都、觉得‘北京’王气不足,就修建西京皇宫并西迁的大昭皇帝和朝廷,一个由喜爱豪奢享乐的宦官把持的朝廷,能有多聪明理智?

温宁村‘采摘’的鲜蘑品相极好、味道鲜美,如今西京皇宫里的餐桌上,每顿都会出现采自秦岭,由袁家进贡的‘槐莪’和香菇。好享乐的皇帝及其宠臣,还有那些阉贼,可是一顿都离不了的!

恐怕太白县起义后,他们第一担心的不是起义本身,反而是怕鲜蘑的进贡断了。”

“如今,若袁家说鲜蘑进贡不断,他们怕是高兴都来不及!便是想到其他,恐怕也会选择相信,‘炎军’是看在大昭首富袁家的面子上,才允许袁家商队通行。”

葛蕤听后一想,还真可能是这样。至于‘看在大昭首富袁家的面子’这话,他听听也就过了,到时论功行赏时直接论功就是。

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以后一旦进了太白县的袁家商队,都给紧紧看住了,不让他们走不该走的路、不让他们看见不该看的东西。或者,直接就在进入太白县的关□□接粮食和鲜蘑,不让袁家商队入内。

太白县后部三面环山,被秦岭环抱围住,做足保密事宜防止间谍潜入,这事要容易许多。

既然如此,葛蕤欣然应允道:“如此最好了,毕竟卖与袁家进贡的鲜蘑所得的银钱,也算是一笔进项了,虽然不多,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嘛,哈哈哈!”

粮食的事情,葛蕤与袁十二就此说定了,不多久袁十二就顺便运着进贡大昭皇室的鲜蘑,出了太白县。

再过一两个月,就会送来约定好的粮食。

守军编队完毕,粮食的事情也解决了,此两件最紧急的事情一旦安排妥当,葛蕤这才把精力投向炎军首领夫人姜秾所领导的秋播事宜上来。

第75章

夏婶作为夏简戟的母亲,若是夏简戟起义成功, 那她就是太后了。

不论是为了彰显首领母亲的地位, 还是为了她的安全, 理所当然从温宁村搬到了县城里县衙后的官署里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