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以农为本(农)(132)

作者: 黄姜 阅读记录

可见,外面正有越来越多的人无家可归,并沦为了流民乞丐。

在常常怜悯叹气后的一天,周翠娘突然对夏五斤大加赞赏。

是这么久以来,第一次那样用极尽赞美的词语,发自真心的喜爱语气,去夸奖夏五斤:

“五斤长成了一个好娃子啊!虽然看着嬉皮笑脸没个正经,其实内心里却是一个善良、义气,且有勇有为的好娃子啊!

县城里他拿那伙混子朋友,也都是有义气的,果真都是人不可貌相啊……

他带着他县里的那些朋友一起,把县城里外几乎有百来之数的,无家可归可怜兮兮的乞丐,都集中在了一起。

然后花了些钱,把他们安置县城外十里多地的一处小山上,又给置办了一二十副农具,让他们在那里开荒耕种,自立更生呢!”

周翠娘的精明,是苦难历练出来的市井小聪明。那些看似无欲无求之后,隐藏着的企图,她是看不透的。

而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都一心钻研农学,全心种田的姜秾,都没有经历过什么阴谋算计,也不擅长于此。

用狂士葛蕤的话,来概括她就是:‘姜家那小女娃儿,就是一个纯粹且纯善的娃儿。‘

所以虽姜秾觉得,以夏五斤贪财抠门、无利不起早的性格,若是没有好处,他应该是不会去

帮助那些乞丐的。

但她又真的想不出,送给乞丐农具,让他们开荒耕种并自力更生,夏五斤能够得到什么好处。

就算是借给他们安置的银钱和农具,可没个五六年也回不了本。即便是借、不是白送,对夏五斤来说,也近乎是亏本生意了。

因为有这功夫,夏五斤可以两那些钱,投进其他赚钱的生意里去,要不了多久就能赚回来几倍于本钱的利润。

就像他这这些年里因为有了本钱,他做的那些五花八门的生意一样。

姜秾想不通,于是想到这事是他和他县里的朋友一起做的,他又常在县城里混迹,与县城里外那些乞丐,很可能已成了朋友。于是才伸出援手,帮了他们一把。

朋友之间,互相帮助是义气之举,哪会去计较利益得失。

所以,姜秾觉得她可能误会夏五斤了,虽然他嬉皮笑脸没个正经,但内里还是讲义气有成算的;

虽然抠门贪财,但也只贪他该得之财,真的需要用钱时——例如帮助朋友时,哪怕那钱有去无回,也都还是不会吝啬的。

姜秾这样以为,便也在之后的言行中,无意识透露出来一些。

这些年夏五斤的察言观色能力,是在不断精进的,立即感觉到了秾妹的转变!

心里暗喜不已自不必说,并且决定:以后打小算盘时,也要找一个好听的借口。

……

外面的世道不太好,甚至是有些震荡,要不是这几年来虽有小旱小涝,却也还算得上风调雨顺,说不得这个世道已经是怎样的了呢。

不过这三年之中,温宁村倒像是一处世外桃源般,村民们在里面过着安宁富足的生活。

段木栽种香菇这门营生,早已步入正轨。从第二年的进账四五两银子,到之后的一年进账十来两银子,每年在交上赋役银之后,竟然还能富余几两银子。

在粮食庄稼上面,村民们种的麦子是从姜家换来的种子,年年也都沤制绿肥给施了底肥,又有拌种剂预防病害和虫害,这几年都没遭遇像之前那样的病害了,加之这几年勉强能算风调雨顺,所以每年夏收时,一亩地都能收上来四百多斤麦子,多的甚至能有五百斤麦子。

家里田亩多的人家,一年三千斤麦子不会少,田亩相对少些的人家,一年也能有一千多斤麦子的收成,田少的人家吃饭的人一般也相应少些,总之一年到头都是够吃饱饭的。

这些年里,除非是之前实在饿怕了,总想着把粮食和麦子存起来,从而抠搜着不敢放开肚子吃饭的人家,其他人家都是顿顿都吃着饱饭的。

粮食远远够吃了,且大多人家每年还能剩下来几百斤粮食,于是存到自家挖的地窖里。等第二年新粮收回来后,就把陈粮拿出来吃了,换了新粮存下去。

而每年富余下来的银子,在存起来一些之后,大多村里人都会每年拿点银子,去买匹布回来做衣服,或者隔上一两个月就割一斤肉回来,打打牙祭、解解馋。

相比以往大多时候吃不饱饭,一年到头见不着油星的苦日子,现在的日子过得实在可说富足了。

眼见外面百姓日子过得水深火热,村民们便格外珍惜这份安宁富足,因为他们也是逃荒过来的,深刻明白朝不保夕的日子之艰难。

用沈甜的话说,就是:‘失去过后,又在历经磨难后重新得到,便比没有失去过之前,更加知道珍惜,并且会紧紧攥在手里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