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以农为本(农)(114)

作者: 黄姜 阅读记录

一场雨之后,小麦继续抽穗扬花,并随之开始灌浆。

水分、气温和光照,这些重要的自然影响因素,都正恰如其分——当然这时候能追一次肥还会更好。

于是,一天一天眼看着就灌浆饱满了!

“今年麦子的收成,基本上稳了!嗯,与姜家自然不能比,只是和我们去年的相比,要好上很多。”这是村里大多数农人的心声。

不怪他们那么想,实在是姜家的麦子……眼看是好得太不像话了!

姜家那五亩施了底肥的麦田里,麦穗灌浆饱满后,看着着实喜人!

旁人家的麦穗,穗长小指指长,穗宽小指指宽。而姜家麦田里的麦穗呢?

那穗长能有人中指

一般长,穗宽能有人拇指一般宽!姜家的两个穗,得有旁人家的三个穗重且还不止!

有那实在心里太羡慕的村民,路过姜家的麦田都会停下脚,蹲田埂上面看上好一阵儿。

又拨过麦穗来,拢在手里看来看去的,真恨不得钻进去看看,为何姜家这麦子能长得这样好!

一天姜双五在麦田里拔草,直起身来稍作歇息时,就看见不远处的田埂上,蹲着两个人,正在翻看自家麦子的穗子……

这让他感到有些不自在。尤其是那两人看见他后,立即言语热情地向他取经,问他为何能将麦子种得这么好。这他哪知道?

“我也没独特诀窍,就是那样、那样种着啊,它自然就长成这样了。不!今年长得好,定然是因为施了底肥的缘故。”

姜双五磕磕巴巴地回答完,末了还肯定地点点头:“嗯,就是这样。”

“村里还有几家也同样施了底肥,虽比我们这些没给施底肥家的麦子长得好,可也远不及你们家的啊?”

“对啊,这怎么说?”

姜双五一脸懵然,“我也不知啊,真不知道。”

“你又说不出来窍门,我们还都是同村乡里乡亲的,那等你家麦子收上来之后,要换给我一百斤麦子做麦种!

我也不占你家便宜,一斤三两换一斤,干不干?”想占便宜也不敢啊,姜家还有个厉害婆娘呢!

“对对对!也给我换八十斤麦种,我们可是说好了啊,你可不能反悔!以后就是有其他人家想换,也要讲先来后到不能少了我家啊!”

姜家这麦子着实太好了,怕是好多人家都打算来换回去,今年秋天好做种呢。

可全村有二十几户人家呢,万一不够分呢,那晚上一步可就没有了!这可是关系到明年麦子收成的大事,可得尽早说定!

姜双五正过意不去呢,听乡亲要和自家换麦种,立即高兴答应了:“好好,我记住了,一定给换麦种。”

第二天,姜双五又答应了三家来换麦种。结果回到家时,正好听见周翠娘在答应其他人家换麦种,这才觉出问题来。

姜双五问得有些忐忑,“翠娘啊,我已经答应了六家,到时收割了与他们换麦种,嗯,要换出去五百斤麦子……”

周翠娘眼睛一瞪!“你怎么没与我说呢?!我都答应八家了,到时得换出去八百斤麦子啊!加起来不就有一千三百斤了?

还有几家素来处的好的,都是想着关系亲近不必提前说,到时直接过来换麦种就是了,那我们也是要给预留着的啊!”

像是杨家、沈家和葛家,这三家是肯定要给预留着的。就算三百斤吧,这就是一千六百斤了,自家还要留两百来斤麦种吧?

“这怕是要不够啊!你说你怎么不和我说呢?”周翠娘一时急得直拍腿。

“昨天答应了两家,今天答应了三家,昨晚忘和你说了,今天还没来得及……”姜双五是实话实说,可话音却越来越低。

周翠娘无法了:“你说现在怎么办才好?你都已经答应人家,也不能反悔啊。交好的几家的份儿,也不能不预留啊。

难不成要自家不留麦种,反而去用从别家换回来的次等麦子做种?”

姜双五局促站着,显然一样没有办法。

此时姜秾在一旁声音飘忽道:“足够了。麦子灌浆已毕,产量几乎已经落定,施了底肥的亩收估计五百斤,没施底肥的亩收大约四百斤。自家留种后,即使村里所有人家都来换种,也足够了。”

不怪姜秾声音飘忽,是她自己都觉不可思议。

她所在二十二世纪

的小麦亩产量参考意义不大,那就按沈甜所在时代的小麦亩产量来看:小麦正常亩产五百至九百斤。

而古代封建中后期,小麦亩产在两百至四百斤。所以,今年她家小麦的亩产,已经接近二十一世纪初的小麦亩产了。

姜家逃荒到温宁村的第二年,小麦亩收只有一百斤出头。后来逐年变好,可也是在两百多至三百多斤之间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