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鬼迷心窍(44)

作者: 云起风眠 阅读记录

关楠将行李袋翻来覆去检查几遍,仍旧一无所获,他凝神回忆周玉翠之前说的每一句话,不留神将钱袋碰到地上。本来偏软的布袋触地发出一声坚硬的脆响。他捡起仔细一看,钱袋夹层有缝合过的痕迹,针脚极其细密,线的颜色和钱袋一致,稍不留心很容易忽略掉,他用手捏了捏,里面明显包裹着一片类似银行卡大小的硬物。

孙启面露疑惑,激动道:“是账本?”

“不像。”

关楠借来剪刀,小心翼翼将线拆开,取出来一张银行卡大小的钢片。钢片材质比一般卡片厚,表面光亮如镜,上面除了刻印的793三个数字,还有凯盛两个汉字。唯一值得深究的是,敲上去中心似乎有空。

“走,回宾馆。”他陈思片刻,突然说。

“回宾馆?”孙启摸不着头脑,见关楠神色肃然,焦急问:“头儿,这钢片有什么问题?”

“我们住的宾馆外面好像有个专卖安全锁的。”关楠说,“我之前去看过,里面有一种锁配的钥匙和这块钢片类似。”

孙启有点不相信:“这东西是把钥匙?”他一过脑子,豁然开朗,“意思周玉翠把账本藏在一个地方,用这钢片可以打开。”

“很有可能,上面这几个数字像是编号,比如房间号,或者保险柜的号码。”

“银行保险柜?”

“不是银行。”关楠指着铜片的汉字肯定说,“是这个叫‘凯盛’的地方。我上次有问过,这种功能锁对制作工艺要求很高,价格也高,若非特殊需求,很少家用。”

“意思我们只要查出这把钥匙对应锁的大概去向,就能查到周玉翠所说的账本。”孙启问,“账本不是假的吗,为什么一定要找?”

“账本是假的,里面的人却是真的。”

两人一路讨论,出了医院大门,坐出租车直奔锁店。锁店距离关楠等人住的宾馆不过两百米,因是背街,人流较少,店铺门面也不大,算上门头也就二十平米左右。货架稀疏排列,上面整齐摆了四五种样品,与一般卖锁具的琳琅满目的设置大相径庭。

守店的店员正玩手机,见来了客人,立马放下迎上来,热情问:“两位要定制锁具吗?”

关楠没跟她圈子,亮明身份,将铜片递过去:“这把钥匙是你们这里配的吗?”

女孩接过去仔细看了一会儿,又用相关仪器扫了下,递回来说:“不是。”

不是?关楠说:“我前两天来看过,你当时说这种锁是你们的专利。”

“是,是专利。”女孩脸色微红,有些局促,“但是……”她拿起手机拨通一个电话,“两位警官请稍等,我给我舅打个电话,让他亲自过来看看。”

“你舅?”

“他是这里的老板,平时都是他亲自看店。我只是周末过来帮忙,对一些情况不是特别了解。”

电话接通,女孩将关楠等人的来意如实告诉对方,十多分钟后,一辆银灰色奔驰在店门口停下,一个五十岁上下的精瘦男子下车快步走进来。

“两位警官好,”男子满脸红光,伸出双手想与关楠握手,似觉察不妥,又收回去,拱手恭敬道,“我是这里老板,我叫刘永存。”他侧身将关楠等人让到店内沙发,“两位请坐,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又吩咐女孩,“小曼,去倒茶。”

关楠坐下:“不必麻烦了,我们请教几个问题就走。”

刘永存连忙摆手,连声说:“不敢当,不敢当,警官请说。”

“你这家店开了多久了?”

“这说起来就久了。”刘永存伸出两根手指,有些感慨说,“到这个月整二十年。”

“一直卖这种功能锁?”

“之前是卖防盗门锁的,前几年机缘巧合下才改卖这个。”

关楠将铜片递过去:“这把钥匙是不是你们这里卖出去的。”

刘永存只看了一眼:“不是。”

“不是?”关楠目光锐利的看过去,“这种锁不是你们这儿的专利?”

“是专利产品不假,但那是厂家,我只是经销商。”

关楠指了指女孩:“上次她说整个容市,甚至平川省都只有你们在卖。”

“她新来,不是很清楚情况。”刘永存有些讨好的笑道,“警官,你们既然来了解情况肯定与案件有关,我作为守法公民定然知无不言,毕竟协助警方办案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义务。”

话说得太满总让人觉得假,关楠撩起脸皮看刘永存一眼,生意人的精明算计全写在那双冒着精光的眼睛里,不过有时候市侩精明也没什么不好。他抬手止住他:“别说这些没用的,你就说这铜片是从哪里出来的?”

“这铜片的具体出处我不敢确定,但是我肯定不是我这里,因为我们这种锁在全国范围内经销商都不多,只在较大的一二线城市才有,除了几个直辖市,每个省只有最大下属市才有,厂家这么规定除了加盟费和合同约定外,还因为这种锁都是定制锁,一般是客户有了需求厂家才会做,与锁相配备的钥匙只有一把,如果坏了或者丢失,需要客户本人提供相应身份证明才能补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