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秦时明月同人)临剑待风雨 云城万里轻(157)

作者: 千里月随人 阅读记录

寂静中那声音低沉温润,带着琅玉的光泽。

“云微,答应我,不要去做危险的事了,好么?”

他还在说着,她却听不见了。

街道依然是空无一人的街道,树叶沙沙随风作响。

“云微,答应我……”

“一个人多保重,好么?”

夜静默了。

张良痛苦地闭上了双眼。

第73章 七十二

夜已至子时,萧何见案头的灯火有些弱了,搁笔扶了扶灯芯。营中之人都已歇下,城楼内此时只余他和一些打瞌睡的小吏。萧何执笔平稳地写着,至某一刻却停了下来。城中似有马蹄声遥遥而至,他放下笔,起身走到窗前。

马蹄声停在了城楼的入口处,马上的人翻身落地,拂下了遮住半边脸的兜帽,露出了那张虽苍白消瘦却风华灼灼的脸。他转身将另一人从马背上抱下,回过身时顿了顿,而后对着站在十余步远处台阶上的人影行了一礼:“萧前辈。”

萧何朝他略一颔首,并无多言,转身引他上了楼。怀中的姑娘睡得很沉,在他将她安顿在榻上时眼睫动了动,而后便再无反应。张良看着昏黄灯光下已干得差不多的发丝,起身走了出门。

木门在身后掩上,不远处萧何负手而立。张良垂首一揖道了谢,而后说道:“这位姑娘方才受了凉,怕需休养些许时日。”

萧何只点了点头,却并没有离开的意思。张良朝楼下瞥去,桌上的油灯散发着微弱的光,桌边的小吏已东倒西歪地趴在了桌面上。夜风透过半掩的门吹入,他忽然意识到背后的房间,便是之前数月他一直借居的处所。

身边的萧何仍旧一言不发。张良笑了笑,转过身去:“萧前辈可是有事相问?”

闻言萧何从袖中缓缓取出一枚竹片,递到张良面前,后者垂眸一看,墨迹尚新,上面正是他的字迹。

“主公今日稍早将这枚竹片给了萧某,”萧何说道,“说是张良先生交代,在明日他启程后一个时辰遣竹片上此人出城。”顿了顿,他补充道,“张良先生莫介意,此人随萧某做事,因主公不甚熟悉这些事务,所以命我明日代他将此办妥。”

张良回了一句有劳,萧何示意不必,顿了顿继续:“主公在与萧某交代此事时亦说,他似乎觉得周围总有一人盯着他麾下队伍的动静,而后伺机传信出去告诉别人,尤其在朝项梁将军借兵攻丰那时,不知――”

“主公果然明察,”张良笑了笑,而后笑意敛去变得严肃,“不过为项营打探传信的并非竹片上书的此人,而是另外一人。”

“哦?”萧何皱眉。

“为项营打探消息的人那时随主公在丰,”张良将手背在了身后,“主公所言、在前辈属下做事之人当时在沛。在沛县的此人乘隙生事,萧前辈想必亦知晓;而传信那人,平日里跟随主公征战,不过依良揣度,此人在军中品级不低,平日里因议事等机缘,萧前辈应当也认得。”

萧何看着他从袖中取出另一枚竹片,而后从侧面朝他递来。上面的字迹工整而不失飘逸,他确实认得这个人。

“请转告主公多留意,逢划策之时,即便心有定计,出口亦须视有何人在旁而再加斟酌。”张良肃声道,“然更万不能戒备太甚,打草惊蛇。当下二军结盟,此人必然不会加害主公。然若他察觉自己的行踪暴露,怕会令这结盟生出嫌隙。”

竹片在他面前,而萧何却未伸手接。他似是思索了一阵,又开口道:“萧某冒昧,愿再问一个问题。明日先生欲让此人出城,不知是有何意味?”

张良维持着原来的语调:“此人来头亦不小,若指明其为奸细而以军法处决,必定招致其所从属之人的仇怨,且前辈此前已将此事揭过,若翻出再提,想必之前的决断将引来争议,律令无信,士卒便难再整肃。如此看来,此事只可暗中解决。”

萧何转了话题:“前几日我听闻大夫讲,先生旧伤未愈,而后调养不周,若再频频用武,伤及根本,则将有性命之忧。”

张良的表情有轻微的变化,而后很快便恢复如常:“良现下已非营中之人,此事由良去做,将最为适合。良虽负伤,然若对方仅有一人,亦能不占下风。”

萧何不语。他看着竹片上的文字,过了许久,缓缓说道:“主公告诉我的那个人,云微姑娘也和萧某提过。”

递出竹片的那只手一僵。

流动的风在这一瞬变得凝滞。

他知道,面前的这人定是捕捉到了他这短促的破绽。

萧何抬起头,直视着张良,后者定在原地,失焦地垂头望着手中的竹片。目光中那审视的意味令人不寒而栗,他问道,语气中却带着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