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将(332)

作者: 温乎 阅读记录

可如今一切都已经不可能了。

知道此刻她才明白乐清为什么从流放北疆的途中出逃,为什么要来到境安军,为什么要毁去容貌。她始终忽略了,她对二兄的爱意。

她比她、比任何人都不相信二兄战死,她要亲自的来边疆,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如今,唯一支持她活下去的人没了。

栗蔚云抱着李乐清压抑的哭着,一遍遍的唤着乐清的名字。

在外面的侍卫察觉到了里面情况不对,当走进帐子见到面前的情景,顿时被惊住,立即的去禀报了淮宁王。

当淮宁王赶来的时候,见到栗蔚云抱着李乐清泪流满面,他忍不住眼中一阵温热。

他不知道李乐清对于李西隅的感情,但是他知道这对栗蔚云来说无异于锥心之痛。

接连失去两个至亲的人,他隐隐的担心,怕栗蔚云受不住这样的打击。

最后淮宁王写了一封信派了一个亲兵送回境安军,而他自己做主让栗蔚云带着李乐清的灵棺一起回京。

启程的当日,耿州阴了几日的天空终于落雪,天地之间一片安静,雪花一层一层的轻柔落在两幅棺木之上,好似在抚慰里面的人,让他们睡的更安详。

一路风餐露宿,来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寒冬腊月,京城的天空也飘起了大雪,白茫茫一片,纯净无比。

京城虽然有一些听闻了李西隅事迹的官员或者百姓前来凭吊,但终究不似耿州一带。

京城的安闲富贵之都,官员个个都是玲珑心,陛下的一举一动他们都能猜出七八十种可能,个个谨慎小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百姓几代没有经历过战争离苦,没有见过兵荒马乱,在他们的心中将士虽然是崇敬的,但是也是遥不可及的,不会真切的感受到他们存在的意义。

凭吊最多的,是那些武将子弟和江湖侠士,其次便是读书人。

栗蔚云心中生出一阵怅惘,但她清楚这是无可奈何之事。

淮宁王请旨后,将李西隅按照国侯的规制厚葬于李家祖坟,而李乐清则是葬在祖坟旁边的区域,那里安葬的多是无人收骨祭扫的李家家将。

栗蔚云这是回来后第一次走进李家的祖坟,可以不受任何猜忌的来祭拜父母,虽然她依旧不能够以李桑榆的身份。

看着父母坟墓后面另一侧的墓碑上的名字,他走了过去,在墓前屈膝跪下。

这是李东隅夫妇的坟墓,没有立墓碑的人,但是无论是谁,她心中明白,那个人是相信自己长兄是冤枉的,否则他绝不会让自己的长兄入李家的祖坟。

淮宁王陪着栗蔚云,看着她一直都是面容悲切,却自始至终没有再落一滴泪。

她也跟着栗蔚云祭拜了明国公夫妇和李东隅。

栗蔚云呆了许久,她又太多的话想和他们说,最终却一个字没有说出口。

黄昏时分,天又再次的飘起了雪花,远处的侍卫走上来给淮宁王撑伞。淮宁王接过伞,便让他们都退回去。

他朝栗蔚云的身前走了两步,为她撑着伞。

栗蔚云也站起身来,环顾四周一座座的墓碑,这里多少的忠魂,更是有无数李家的子孙埋骨边疆,可换来的又是什么呢?

想着那些在流放的途中客死他乡的族人,她心头便是一阵阵的刺痛。

淮宁王在一旁小心的劝慰,良久,栗蔚云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抬头看着淮宁王一眼,转身朝回走。

淮宁王立即的跟了上去。

离开李家的祖坟在上马车之前,栗蔚云再次的回望了一眼。

坐在马车内,她神色淡淡的看着窗外飘落的细小雪花。也许是伤心太久了吧,也许大悲大喜后,已经看得淡了,她现在心里竟然很平静,没有太多的悲伤了。

淮宁王将一个小手炉塞到她的怀中:“暖暖,你的伤害没有好的彻底呢。”

栗蔚云低头看了眼怀中的暖炉,淡淡的道了句:“谢谢。”

她被娄奇台重伤后没有几日便是奔波,虽然当时没有什么大碍,但是并没有完全的康复,耿州的时候,李乐清殉情,她再次的大悲受了刺激。从耿州回京的一路上,她更是没有一日好好的休息,身体和心里两重的折磨,伤势虽然不妨碍平日行止,却终究没有痊愈。

淮宁王也顺着窗户朝外面看了眼,暗暗的叹了口气。

回到淮宁王府,栗蔚云便先回了她暂时在淮宁王府居住的客院。此时天已经黑了。

她没有什么胃口,只是简单的喝了几口汤,便休息了。

当她醒来的时候,却已经是次日的午后,侍女立即的前来伺候洗漱,并有一个侍女端来了午膳,她的确是饥肠辘辘。

午饭后,她站在廊下看着院中的景色,如今已是正月,大年刚过,正是相互走动拜年的时候。她听身边侍女说今年胥王回京,淮宁王去拜会胥王了,估计要再过一个时辰才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