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谋生在古代(23)

作者: 妙利 阅读记录

温鹏吓的一个哆嗦,他正盘算能圈出多少钱来,够不够在州府买房子呢,被温止这一说,立刻摆手:“这法子不好,太危险了。”

温止也点头:“第二个法子就是屯粮。现在正是粮价低的时候,咱们悄悄的买进粮食藏好,今年虽然干旱,但对收成影响不算太大,有前面几年的丰收打底,大家家里都有些余粮,屯粮的事情可以一直持续到明年开春。有大半年的时间在,只要小心一些,应该可以不打眼的存够粮食,虽然为了低调不能让大家吃饱,至少不会在荒年里饿死。”

温鹏点头,这也是个好法子,他们家田地不多,现在手头又有了闲钱,买细粮回来改善生活也是有的,无非是被村里人认为奢侈了些。有今年的产出打底,哪怕明年大旱也完全可以不饿肚子,只是蝗灾和洪涝的两年必须低调些,哪怕有粮食也要装作挨饿的样子。

不过温止既然说了每个法子都没把握,想来这样也是有弊端的,果然温止接着说道:“这法子最安全,无非是全家小心些罢了,但是三年一过,家里肯定会一贫如洗,弟弟们读书的事儿又要推迟了。”

“你可还有别的法子?”学文读书是温鹏的执念,如果真连饭都没得吃也就罢了,可现在还有旁的选择,他总是希望能两全的。

“法子是有的,不过动静大了些,更要看您在陈家村的威信了。”温止笑道:“天灾虽然可怕,但并非无法应对,如果应对的好,只怕不仅不会有太大的损失,还会给大家带来好处。只是很多事情空口无凭的,您可能让整个村子一条心的按照您的心意做?”

温鹏眼睛一亮,这是有两全其美的好法子了?他拍拍胸脯:“你只管把方法说出来,怎么做到我来想办法。”

这话正合了温止的心意,她认真道:“咱们家一无权二无势,想要发达必须依托陈家村,就像之前造纸的事儿是一样的。而陈家村想要在这场灾祸中过得去,就要再往上,和官府相互依存。”

“你是说让里长去找县太爷?”温鹏一脸不可思议,“别看里长在村里很有些权威,到了县里可什么都不是。”

“里长当然找不到县太爷,但造纸的利益呢?”温止笑着问。

温鹏一时语塞。

“财帛动人心,咱们一个小小的陈家村,在贵人眼里比一只蚂蚁还不如。去年咱们才开始造纸时,一来工艺还不成熟,产量不大纸张不好,虽然卖出去了,但获利却不多。可今年就不同了,您数数您每个月拿回家的钱,这还只是半成的分红呢,只怕上面早就有人开始盯着咱们这些纸了。”

这是实话,每天村里的生面孔越来越多,都是打探这竹纸的。

“与其等别人来拿捏咱们,不如咱们主动些,端着好处站在县太爷面前。造纸是文雅的事儿,哪怕是拿到面上说也没什么铜臭味,何况这里头利益多大?县太爷要是和咱们陈家村站在一块儿了,事儿也就好办的多了。”

温鹏又开始背着手绕圈:“你继续说。”

“后面的事情却是简单的。里长能搭上县太爷的线,便该将灾害的事情说给县太爷知道,当然理由得他自己编一个能说得过去的。县太爷若是相信,便将咱们的应对方法告诉县太爷,成了是一桩功绩,不怕县太爷不感激咱们。便是县太爷不信,咱们也算报备过了,可以正大光明的想辙自救。”

“你且说说怎么个应对法子?”

“首先自然还是屯粮。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些余钱,您若是能说动里长族长陈先生一同出面,大家就算有些小心思也不敢违逆。然后便是发动全村养鸡养鸭,采摘野菜野果之类的晒干磨碎喂养。要知道蝗虫最怕的就是鸡鸭这些鸟禽了,您且算一算,咱们全村也有小百来户人家,今年开始养鸡养鸭,哪怕一家就养两对儿,到后年蝗灾的时候也有二十来只了,一百户人家就是两千只。一只鸡一天至少能吃掉十几二十只的虫子吧,等到蝗虫来时,您只用想想,一天四五万只的消灭蝗虫,这蝗灾又能闹出什么气候?”

温鹏愣住,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事儿。

“万事开头难,只要您能劝说了咱们陈家村这三位,事儿就不难办。养鸡养鸭本就是收入,家里有些闲钱的都会养,孩子们可以挖蚯蚓,再加上野菜野果,喂养起来也不费粮食。蝗灾中咱们还能赶着鸡鸭往别的村里去,当然最好是您能带头将鸡鸭租借给州府帮着全庆江府灭了蝗灾,那时咱们陈家村是多大的功德,咱家能赚下什么样的好名声?还怕将来弟弟们找不到名师愿意教导他们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