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翻滚吧,金手指!(57)+番外

作者: 妙利 阅读记录

“我想回家。”哭累了的武婉君小声抽噎,苦苦哀求:“母亲,您带我回家吧。”

看到向来骄傲的女儿被折磨成这样,武夫人心中怎能不痛?可她更不敢让武婕妤再说出什么傻话来。咬咬牙,武夫人狠心打断她的哭求:“说什么傻话,你可是婕妤娘子,是陛下的人。”

武婕妤连嘲讽的力气都没有,眼神呆滞的喃喃道:“我是陛下的人?我根本就没被召侍寝,算什么陛下的人!”

武夫人更惊,另有一个念头涌上心来,她仔细问武婕妤:“你没侍寝,还是你们都没侍寝?”

“除了温婕妤,还有谁能近皇上的身?”武婉君嗤笑:“大家就这么守着,有什么意思呢?还不如各自散了,去庙里当个尼姑也自在些。”

“太后就不管温婕妤霸占陛下?不劝陛下雨露均沾?”

武婕妤发泄完情绪,倒是慢慢缓过来,仔细与武夫人分说:“陛下强势,太后可劝不动。不然李昭仪怎么被罚抄宫规?都说不看僧面看佛面,且她并未做错什么。就因为和温婕妤呛了几句,她就生生被陛下打了脸,也没见太后替她出头啊。”

武夫人试探道:“温婕妤就不怕引起众怒?”

“她早就引起众怒了,可大家怒也没辙。”武婉君似笑非笑:“李太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惹,李家当了缩头乌龟,剩下咱们这几家小猫小狗三两只,又敢做什么?”

第31章 帝王心尖宠

中秋过了没几日,便有御史上书劝诫皇帝陛下。虽是老生重弹的担忧陛下膝下无子,却明里暗里将矛头指向李皇后,就差直说皇后娘娘对后宫管束不利,没教陛下广施雨露。

李太傅义正词严,说此乃陛下家事,且皇上才守完孝就听从太后旨意纳了后妃,已经是为延续子嗣考虑。皇后娘娘仁慈体谅,从不苛待妃嫔,后宫安稳祥和,何来管束不利之说?

御史自然不敢与他强争,进谏也就到此为止。一同议事的大人们却总觉得哪里有哪里不对劲,直到一条“小道消息”在民间愈演愈烈,才惊觉布局之人狠辣。

最开始只是茶馆酒楼的闲人打趣,说起某家某户妻不如妾,偏那家主身居高位,正妻娘家无可奈何。另有一人便笑:“与宫中的皇后娘娘比如何?出身陛下母家,是皇上正经的表妹,还不是被温婕妤踩在脚下。”

自有好事之人细细打听,是以没过多久,婕妤娘子独占圣宠的八卦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按说市井流言不过如此,说几句嘴也就罢了,偏不知何人暗中引导,生生将一个宠妃扭曲到祸国妖妃的程度。

皇帝陛下眼见事态不对,责令京兆尹立即肃清这股苗头。然而不待周京兆行动,国子监的学子率先发难,联名上书请陛下持身自好,远离奸佞。

他们说的尚且委婉,御史台就直白的多,就差给温容音定下个罪名来。眼见民间舆论对皇上十分不利,连李太后都小心翼翼的劝他冷一冷温婕妤,董玄卿心中却难得的暴怒起来。

龙有逆鳞,触之即死,温容音就是他的逆鳞。心知太后并非有意打压,而是为了他名声考虑,皇帝陛下没有过多迁怒,只是冷硬拒绝。但对于其他人,他绝无这般温和,直接先发制人,连续三封训斥的圣旨发往芳华宫与環福宫。

秦修仪“木讷无才”,周宝林“礼仪不端”,武婕妤更是得了“对上不敬行止无状”的批语。虽然没降谁的份位,也没罚月俸克扣吃穿用度,可对于后宫女子来说,被无缘无故的圣旨训斥简直比降等还可怕。做错事受惩罚还有复起的机会,陛下明晃晃的厌弃才是绝了她们的生路。

三人或惶恐或不甘,却并不算无辜——这三位的家人或多或少都在推波助澜兴风作浪,目的不就是为了让自家女儿趁机邀宠?董玄卿快刀斩乱麻,让秦家武家周家统统不好过:家族女子向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将最优秀的女子贬斥,就差直说她们家教无方,谁还好和这三家人联姻?

董玄卿不是个会考虑他人感受的圣人,恰恰相反,他本质极为冷漠,习惯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解决问题。旨意一下,无人敢再劝他雨露均沾。却有人剑走偏锋,请太后再开选侍充盈后宫。

皇帝陛下冷哼一声:“今年五月才选,不过半年又选,你是生怕百姓不知道朕是个贪恋美色昏君?”

那位大人连忙伏地直说不敢,到底没逃过被抓了小辫子革职查办的命运。李太傅坐在高位,暗自庆幸太后娘娘警告及时,自家一直谨小慎微,才没落下个被发落的命运。

岂不知太后娘娘其实发愁的很。温容音对皇帝的影响实在太大了,而为君王者太过重情,绝不是什么好事。哪怕不说她私心想要保住李家的荣耀,光是皇帝陛下将温婕妤护的滴水不漏,甚至不惜亲自下场打脸,就让她十分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