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翻滚吧,金手指!(21)+番外

作者: 妙利 阅读记录

温家老幼开开心心往家去,没了人工“安魂”的董玄卿亦悠悠转醒。他清凛的双眼中难得有几分迷茫,抿着薄唇问师父:“那个小妹妹呢?”

玄远大师心中直叹孽缘,面上八风不动:“女施既不是出家人,这会儿自是已经回家去了。”

看看窗外渐渐染上青灰的天空,董玄卿后知后觉:“我睡了多久?”

“两个时辰。”老和尚伸手摸一摸他的头,被他下意识的躲开也不恼:“你难得这般自在,随老衲回家一趟吧。”

他说回家,自然不是回老和尚的禅房,而是指的董玄卿的家,县太爷的府邸。小少年表情清冷,微微点头:“听师父安排。”

县令大人董良英听到下人通报玄远大师并小公子来访,心中便是咯噔一跳,唯恐幼子又出了什么岔子,三步并作两步的赶紧往花厅走去。及见了面才发现,哪怕昏黄烛光掩映,也盖不住董玄卿少有的好气色。董良英按捺住欣喜看向玄远:“大师可是找到犬子的救治之法了?”

他连礼数都忘了周全,全然不像个高门世家子,玄远却是十分理解,拱手赧然:“老衲虽有了个法子,却又算不得是个法子——不如将夫人请出来,咱们一块儿商议商议吧。”

夫人杜氏是个典雅温柔的贵妇人,眉眼间却有多年郁积的忧愁。听闻玄远大师找到了法子为幼子解厄,她难得的失了仪态,几乎是被丫环半扶着到了花厅。和夫婿一样,只第一眼她就看出董玄卿和以往不同,泪水瞬间从眼眶掉落下来。

董玄卿体谅的往她身边走两步,小声叫了声“娘”。虽然表情依旧淡淡,杜氏却感动的稳不住身子,想要将他揽在怀里,又害怕自己的动作惊了他。

董良英缓过神来,将妻子拉到身边坐下:“婉娘缓缓神,咱们听大师怎么说。”

玄远大师还能怎么说,自然是将温宝珠那位莫须有的师尊的说法复述一遍。末了老和尚板着老脸补充:“依老衲的浅见,只怕双修才是最好的法子。但小公子和那位小姐皆年幼,且说不得人家师尊并无让她踏入俗世的想法。这话老衲虽说了,各位却做不得准。”

董良英哪里听不出他话中意思:“既是神仙高足,我哪里敢自持身份以权势迫之?不过依大师之见,那位姑娘的师尊既然说了这法子,是不是便允了我们用一用?”

若是温宝珠听到这话,必然会说他脑补过度,自己不过随口一说罢了。可老和尚想了想,竟慢悠悠点了点头:“虽是默许,也得讲究法子。那温家小姐不过农女出身,但论修为只怕比我高深许多,更遑论她身后还立着位深不可测的高人。”

说白了,咱们是求人办事,就要有求人的姿态,可别觉得自家地位高就看不起人。董良英贤伉俪都是聪明人,听这话立刻表态:“虽不敢说给那温家多少好处,我等绝不能扰了他们家的安宁。”

杜婉娘更是脑筋急转,思附间便有了法子:“只说我身体不适,要在乡下建座别院休养罢。等和温家当了邻居,再慢慢对人示好,求那小姑娘陪一陪阿玄。”

“就这么办。”董良英一锤定音:“大师可知道那家人住在何处?”

玄远轻笑:“老衲虽是不知,却有一人定然愿意将温家的情况仔细告知。”他难得的卖了个关子,看董县令有几分焦急才解惑道:“可记得卖予你家千年灵芝那位?应是温家的亲眷熟人无疑。”

郭玉华借了县令的势,顺利将自家店铺开到了县里,少不得按照惯例给父母官送些孝敬。董良英对这位解了自家燃眉之急的商人记忆颇深:“郭家掌柜竟是温家的亲眷?”

老和尚摇摇头:“老衲只知灵芝是温家小姑娘找到的。能被托付来做桩买卖,郭施主必定是温家人信得过的,大人不妨抽空将他请来问一问。”

第12章 福运农家女

温宝珠虽然猜到老和尚或董家会有所行动,却没想到他们的动作会这么快。还没出正月,岭头村里便传起了富贵人家要在在此建造别院的消息。

及二月二龙抬头,郭玉华带着媳妇孩儿们来岳家小住,还特意与温满福分说一回:“听说是县令夫人身子弱,要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休养。县尊老爷还记得咱家摘到灵芝的事儿,特意差人问过我一回,才定下就在岭头村建别院,说这儿风水好,对夫人养身子大有裨益。”

温满福没想过高高在上的县令能和自家有什么交集,听过一回也就作罢。反而是温宝珠挺满意的:和自己想的一样,董县令一家并不是巧取豪夺自以为是的类型,知道不动声色的迂回靠近,便是给了她足够的尊重和选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