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莫欺少年穷(64)

作者: 清梦颐和 阅读记录

皇帝做了四十余年国君,话说到这,他心里也有了思量。

|

“有句话草民本不该说,可肃王殿下无故蒙冤。草民,草民......”少年话音一顿,似是心中犹豫挣扎。

“但说无妨。朕允诺,不会因此降罪于你。”

得了皇帝金口玉言,少年下定决心,开了口:“先前王爷得了消息,端王殿下于凉州屯兵数万。王爷还未探明真伪,便反被弹劾屯兵幽州。此事......此事怕有蹊跷。”

“逆子!”皇帝咬牙切齿,低声吐出两字。

“朕乏了。你先回去罢。今日之事不可外传。记住,你一直在牢里,哪儿也没去过。”皇帝冷声嘱咐道。

“是,玄策谨记。”

两个玄衣人自暗处悄无声息步出,少年被人从密室带走。临走前他抬眼窥得天子真容,方脸剑眉,发须灰白,额间纹路极深。虽威严仍在,却老态毕现。

正是这位执掌生杀大权的君王,盛怒之下令王家阖府魂归地下。不知他晓得诸子夺位,自相残杀后,会是怎么个表情。少年眸光锐利,却也只是一闪而过。

“派人秘密去幽州探查。务必要快!”皇帝强撑着下令,他的这些儿子啊,个个都不是省心的。

“是!”玄衣人领命退下。

侧殿内只余皇帝一人,他颓然坐下,顿感无力。这空落落的宫殿,让这位年老的君王感到无边孤寂。帝王家向来亲缘淡薄,父子兄弟也不似寻常人家亲密和睦。

与这无上皇权相伴的,是无边寂寥呐。

他能信谁?这江山又能托付给谁?

一声叹息轻不可闻。皇帝似是累了,他缓缓合上双眸,静默不语。

“筒子,你说王玄策怎么这么多天没回来,不会出什么事儿了吧?这几天我心里总有些不安。”阮绵绵抱着汤婆子,向系统君询问情况。

“告诉你也没用。我早跟你说了,有些事你是不能干预的。任务对象必须一一经历。”系统君向来直白,“不过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第一个任务就快完成了。你做好准备,随时可能离开。”

“嗯,我知道了。”阮绵绵呆呆应下。要走了啊。

第33章 【玉佩】

成平三十三年冬,朝中格局骤变。

先是从幽州传回消息,肃王屯兵一事纯属子虚乌有。数日后,左都御史家中自尽,留书一封:称弹劾肃王乃端王授意。随后,派往凉州的密探回禀:凉州苍梧山脉以南,藏数万青壮年——而凉州,正是端王名义上的封地。

更有证据直指:端王与当年逼宫一事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几桩事撞在一起,圣上勃然大怒。下令贬长子为庶民,流放西北,有生之年不得返京。其朝中党羽也被连根拔起,首当其冲的便是吏部尚书苏行逸。官职被撤,关入刑部大牢候审。

肃王平白蒙冤,为示安抚之意,皇帝不仅恢复其一切职权,甚至将监国重任托付给了肃王。

端王一事对皇帝打击太大,此时的他更像是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而非一代帝王。皇帝龙体欠佳,时常无法上朝。众人心知肚明,储君之位非肃王莫属。

此外,皇帝又另下旨意,称定北侯一脉曾为大梁立下汗马功劳。念其祖辈功绩,遂宽待王家之后人。着王玄策不日前往江南调粮,以将功补过。

刑部大牢内——

“舅舅,外甥来送你一程。”王玄策屏退众人,隔着木栅栏,看向牢中的苏行逸。

“用不着。”身着白色囚衣的苏行逸冷声道,“何必猫哭耗子假慈悲。”

“舅舅,时至今日,玄策一直不明白,您为何如此憎恨外祖母与我娘?”少年缓缓开口,道:“当年逼宫一事,端王爷为何会向皇上提起王家?我猜,舅舅您从中出了不少力罢。”

“不错。确实是我向端王爷进言的。这又如何?我敢做也敢当。”苏行逸冷哼一声,“你爹人不错。可你外祖母和你娘却是蛇蝎心肠,即便死一百次也难解我心头之恨!”他咬牙切齿道,“怪只怪你王家与她二人有了联系,否则我倒不至于下此狠手。”

“舅舅慎言。”少年垂眸,眉宇冷冽,“外祖母与我娘已过世多年。您所说的也只是一家之言。”

“哼!她二人的罪过天知地知。我生母本是你外祖母的陪嫁丫鬟。因你外祖母体弱无子,便被硬生生抬做姨娘。我出生后,又将我抱走,记在名下养着,生母想见我一面都不许。直到我长至五六岁,方从旁人口中得知,姨娘才是我生母。”

苏行逸冷冷道:“若只是这般。我也不至于如此恨她们。后来我生母又有了身孕。大夫说是双生子,爹也很高兴,常常歇在我生母那儿。你猜这么着?”他眼中有一丝癫狂,似笑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