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豪门残疾大叔的逃婚男妻(57)

作者: 金鱼白兔 阅读记录

傅轻云读懂了大家的眼神。

他笑着清了清嗓子,不急不慢地开口了:

“我想现在我说再多, 大家都可能存在疑虑。所以我有个提议, 给我两天的时间,我把剧本创作出来,拿给大家试阅。我们的准备时间还是很充裕的, 倘若大家对剧本不满意, 也来得及再次更换剧本。”

从《演艺》第一期考核开始,傅轻云那惊艳全场的哑剧《木偶》, 便让大家见证了他的实力, 更让大家对他那种“剑走偏锋”的创意, 怀揣着无比的期待。

于是众人纷纷点头:“既然队长都这么说了,我们便等着队长给我们大惊喜吧!”

傅轻云不负众望,闭关两天后,他将自己的剧本,呈现在队员面前。

两天的等待,让大家的好奇心已经被吊起到顶点。所有人迫不及待地一同开始阅读傅轻云的剧本。

剧情始于一桩坠楼事件。受害人是一位大学男生,疑似喝醉后越出学校图书馆顶层天台的栏杆,意外坠楼。

一位侦探前来调查此事,与三位嫌疑人——受害者女友a、受害者毕业论文导师b及图书馆管理员c进行交谈,试图找出真相。

谁也没有想到,这桩看上去简单的案件,随着嫌疑人的叙述,竟然逐渐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三位嫌疑人所讲述的,完全是三个不同的故事。

受害人女友a告诉侦探,受害人的导师b,曾经被受害人打得重伤住院。导师b是最有动机的。

导师b却坚称自己是无辜的,并将矛头指向了图书馆管理员c。他声称自己与受害人在天台产生争执时,管理员c在场。直到他离开,c还留在天台。c才有作案时间。

管理员c则说,自己在女友a来找受害人后,就离开了天台。他倒觉得,女友a才是真凶。毕竟将受害人灌醉再推下楼,这样的手段,是体力与受害人相差很悬殊的女性更倾向使用的。

三个嫌疑人在侦探面前,详细地述说着自己一天的经历,来洗刷自己的嫌疑。同时又揭露出受害人与其他人的矛盾,偷偷把嫌疑扣在其他人身上。

“哇!好一出罗生门!”看着这剧情,有选手感叹出声。

其他队友点头应和,道:“不过剧情虽然复杂,但轻云的表现形式,会让观众们觉得特别明朗易懂。”

傅轻云不仅用剧本讲述了一个故事,他还大胆地规划好了舞台表现形式。

所有的剧情,在剧本中,都是通过侦探与三位嫌疑人的对话推进的。

然而在舞台上,仅仅有对话,并不利于观众的理解。

傅轻云的构思,是让每一个讲述者,站在舞台的侧前方,以旁白的形式,一段一段讲述着故事。

而每讲完一段故事,舞台后方,就会有其他选手,将讲述的剧情表演出来。

这样“音画同步”的呈现,不仅保证了观众对这种复杂剧情有着最快速直接的了解,更利于所有选手的发挥。

“我台词好!我觉得我可以作为叙述旁白角色!”

“我想演导师b这个角色,但是我台词薄弱……”

“那正好!你演背景故事里的导师b,我来做旁白叙述。咱们分工明确!”

……

傅轻云的剧本,不出意外地征服了所有人。

大家甚至很快就敲定好了自己的角色,留给傅轻云的,只剩下整个剧本里最重要,也是最难演的侦探。

侦探这个角色,在傅轻云的构思里,是一个类似于“镜头”一样的存在。

他台词不多,也并没有参与进剧情里。

但他需要带领着观众,以他的视角,观察和理解整个剧情。

如果拍摄成电影的话,这个片段,就会变成侦探视角的“一镜到底”。

可是在类似话剧的舞台上,没有导演执掌镜头协助演员,只能由演员自身发挥。

所以这个演员,需要有相当强的气场,能够在瞬间聚集所有人的目光。

傅轻云看着大家留给他的角色,不禁叹了口气。

他是剧本的创作者,对剧情有着更深刻的了解,所以十分明白,侦探这个角色,对目前的他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这个侦探是个高冷沉默、敏锐异常的人,可傅轻云却是随和开朗的性子。

人物形象反差太大啊……傅轻云想着。

“没有其他人想要尝试一下侦探这个角色吗?”傅轻云试探着问。

所有人摇头。大家望着他的眼神非常一致:这种角色只能靠你了,兄弟。

傅轻云压力山大。

一直到当天排练结束,傅轻云发现自己还是没有办法驾驭这个角色。

虽然在其他人眼里,傅轻云的表演十分精准到位,但他自己总觉得差点什么。

他知道自己演得过于死板,缺乏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