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生如夏花(9)

作者: 张小素 阅读记录

早会上,记者们坐在会议桌前,有的在偷偷吃早饭,有的交头接耳地聊天。

崔明远推开会议室的门进来,脸上红光满面,嘴巴笑得快要咧到耳朵后面去了,昂头挺胸,走路都带风。

一个老资格的记者打趣道:“老崔这是遇上什么喜事了?”

崔明远坐下来,从手上的资料袋里拿出来一个信封,在手里扬了扬说道:“刚才台长开会,单独表扬了咱们栏目组。”

“十五个频道,上百个栏目,单表扬了咱们。嘿,早新闻的老杨,一开始还不愿意鼓掌,被台长点名批评了。”

众所周知,老崔和老杨是一对塑料老兄弟情,明里暗里较着劲。

赵菲问道:“台长为什么要表扬咱们?”

崔明远往夏时那边看了一眼,打开手上的表扬信:“这是公安部门的同志写的表扬信,表扬夏时在昨晚的扫黄打非行动中的机智表现。”

是后门,夏时先取得足浴店老板娘的信任,知道了后门的位置,又顺手摸了把锁把后门给锁上了,这才把所有的违法人员一网打尽,一个都没落下。

包括鸡儿被卡在钢管里的那位神奇大兄弟。

夏时站起来接受了大家的鼓掌。

崔明远又表扬了一下夏时,说她作为一个新人,第一次采访报道就很成功。

夏时谦虚地笑了笑:“是郑哥拍的好,我沾郑哥的光。”

摄像师郑鸣靠在椅背上,善意地开着玩笑:“哪有,分明是你专业能力强,演技也好,演什么像什么,都可以出道当演员了。”

崔明远接着说道:“这个扫黄打非的行动专题,后续需要跟踪采访一下,谁去?”说完看了看在座的几个记者。

陈云朵第一个举起手来:“我去吧。”她听见赵菲和夏时在茶水间说的话了,这个专题可能会评奖。

赵菲转着手上的笔,瞟了陈云朵一眼说道:“老崔,我觉得还是夏时比较合适,这个新闻一开始就是她做的。”

崔明远点了点头:“夏时你今天上午去公安局做个采访。小陈你去跟进一个燕鸽村菜农蔬菜滞销的问题。”

蔬菜滞销年年都有,又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一点水花都激不起来。而且农村那种地方,条件不好,又脏又臭。陈云朵脸上露出不太情愿的表情。

“崔总,今天早上有群众打电话来反应,说英华中学违规补课,我想跟这个新闻,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吗。”

英华中学是全市最贵也最好的一所私立高中,一年光学费就四五十万,里面孩子家长的身份非富即贵。

崔明远没有多说什么,点了下头:“要做就不能光做英华中学一所学校,周围的一中和三中都走访一下,当成一种社会现象来做,这样才有上新闻播报的价值。”

陈云朵愉快应声:“谢谢崔总指点。”

夏时举了下手:“关于那个菜农滞销,我下午有时间,可以跑一趟。”这种涉及到基层民生的报道,是栏目组必须要做的。

几个摄像师里面,郑鸣抬头说道:“我跟夏时一块。”

崔明远:“行,下午要是赶不及回来,就在五点前把采访资料整理好发过来。”

其他记者也都选好了自己的专题,留下两个待命的应对突发新闻。

走出会议室,夏时对郑鸣说道:“连累郑哥跟我一块吃苦受累了。”

郑鸣扶了下眼镜框,摆摆手:“说什么呢,就算你不去,我也会跟别的记者过去的。”

“乡下多好啊,空气新鲜,我就当度假了。回来的时候还能买一些最新鲜的瓜果蔬菜。我女朋友肯定喜欢。”

说完就去捣鼓他的摄像器材去了。

赵菲走过来,抱着夏时的肩膀:“郑鸣很厉害的,你跟着他能学到很多东西。他以前在央视,央视哎,那是一般人能进的地吗。他是因为个人原因才调到咱们这个小破庙里的。”

夏时看出来了,很多记者都想跟郑鸣搭档。

拍摄新闻的时候,摄像师的拍摄技巧、画面选角构图,直接影响到新闻的准确性和情感传递,是连接观众、记者和新闻事件的纽带。

一进来就组了个满级队友,夏时觉得自己的人生开了挂。

她对自己现在的状态很满意,唯一的遗憾是没能得到她的梦中情车。

人就是这样,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挂念,甚至成了偏执。

夏时把她前天晚上在巷子里拍到的那辆车的的照片设置成了手机屏保。

车上男人的背影太碍眼,等她有空就把他从车上扣掉,p上她自己的照片。

中午吃好饭,夏时和郑鸣开着一辆印着淮城卫视logo的白色采访车出发,前往燕鸽村。

从电视台到燕鸽村的车程是一个小时,下午两点钟到地方,刚好菜农们开始劳作。

上一篇:余生我还想拥抱你 下一篇:方糖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