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教授古代青云路(42)

“把绿豆芽用水炒了,连着生韭菜凉拌。或者把菠菜用水炒了,拌上麻油,也极香甜。”郑青桔细细的算计,“得亏山里那块地,要不到哪找这些鲜菜。也就是这几天天暖和,菜都长起来了。要是再早上几天,我都不敢往出拿。”

钱氏满意的点头。郑青桔又道:“热菜得荤菜多,量足才行,否则显得席面简薄。”

“糖醋排骨,红烧肉,四喜丸子,大盘鸡,红烧鱼块,黄豆炖猪蹄,烧大肠,韭菜炒鸡蛋,酸辣土豆丝,豆芽炒肉,麻婆豆腐,素炒青菜。一共十二道热菜。最后在上一个猪肺汤。”

“哎呦!听的我哈喇子都留下来了。”院里传来宋氏的声音,“这是怎么的,晌午饭的时候,我恍惚听见家里来客了,这是谁来了?办大席的样子。”说着人就进了厨房。

钱氏忙笑迷了眼的招呼宋氏,“招待大姑爷!”说完看看郑青桔。

宋氏就很是诧异,这很突然好嘛!

钱氏就唉声叹气的把大房那三个不争气的侄女干的好事又讲了一遍,很是强调了一番自己当时多担心把大闺女的亲事给耽搁了。“不曾想汪家这孩子听见风声就赶紧过来了。两家的亲事原本也只是一句玩笑话,偏偏这孩子的爹三年前就去了,鸾儿的事闹出来以后,孩子隔房的伯娘,也就是这孩子唯一的长辈了,说是她当时听了一耳朵,好像与咱家是结了亲的,听的又不真切。本打算托人问问,别彼此耽搁了,不想就传出张家那混账行子和郑家姑娘的话,汪家这孩子就急忙过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不就巧了!”

“我们对外只说确实是有口头之约的。”钱氏唏嘘的对宋氏说了一通。

这是一家人商量好的说词,毕竟郑青鸾曾在牢里呆过,那时候汪兴华可没说这是自个小姨子。就不如推说汪兴华之前不知道,等郑青鸾出名了,自家的长辈才说可能有亲。恰好出了张家的事,也遮掩住了送信的事实。谁问都说的过去!

“可不就巧了嘛。大房都成祸害了!还好遇上这茬,可见是我们桔子的福气。”宋氏一脸庆幸。又跟钱氏问一些汪家的事,钱氏也刚好有炫耀大女婿的心思,两人一拍即合,聊得热乎!

那边郑老三领着自家女婿,满村子炫耀,别人赞一句“年轻有为”,郑老三马上谦虚一句“还需磨练”。汪兴华看着自家老丈人眼角眉梢的得意,心里热乎乎的。这不仅没嫌弃自己,还心里觉得自己长脸,又想起吃午饭时老丈人说的话。

“以后一家人,我只当多了一个儿子,自会为你打算。你们汪家这捕头一代传一代,这是你家的根基。听说你还有个隔房的堂弟,虽说远了一层,但汪家就剩下你兄弟二人,如果人品说的过去,相互帮衬着。你慢慢的教他,捕头的担子你移给他。你呢,咱们想想办法,给你转个武职,不管是府城还是省府,都设有兵马司,虽是六品的衙门,但好歹是正经的官身,七八品的把总或是校尉,以后进身也容易。兵马司只负责城区治安,不用剿匪,更不用上战场,和你现在干的活差不多。别嫌弃官职小。你现在还年轻,慢慢来!”

他当时差点哭出来。他这几年这么拼命,不就是为了找个门路想法脱了这身衙差皮嘛。没成想,自己一个举手之劳不仅换了一个漂亮能干的媳妇,还让自个家有望跻身上九流——官。

第19章 宴请

第十九章宴请

汪兴华随郑老三到新宅基地,听着老丈人这些规划,也觉得确实可行。看来郑家三房并不像外面传的那样清贫。

听到说院子里要种果树,池塘里要栽藕,忙道:“您不用为这个费心,交给我处理就行。我一个义兄在府城外有百亩的果园子,果子的品种也好,大白杏,水蜜桃都是专供官宦人家,供不应求。咱们也不要小苗子,就要三四年生的,当年栽下,当年挂果的树。莲藕菱角也交给我,南来北往的客商多了,不拘谁都能捎来,一句话的事。既然小妹想养鱼,不妨把塘子再挖大些,旁边的地也圈进来,我再让人稍点虾苗螃蟹苗,这个更好卖。”

“那可好!我还想着托人捎信给你二叔,让他想想办法。”郑老三说的二叔是指郑双木,“不会太麻烦你吧。”

“不麻烦。您还不知道我们呀。打交道还不是这些商家富户居多,这点事还真不叫事。”汪兴华笑着解释。

“那就好。需要多少钱你吱声。咱家不缺钱!”郑老三高兴的道。又把郑青鸾画的神奇的画说了一遍,”一副价值一千两。往后要是给上司送礼,只管去找她。”

汪兴华唬了一跳,“您千万再不能对外说了。平白惹了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