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镇魂调(284)+番外

太上皇道:“年轻的时候啊,年轻的时候长安到成都这点路哪要走一个多月?当年诛韦后时,我从潞州潜回京师,也是足足两千多里路,只用了五……”他伸出手掌比了比,又笑着缩回去,“算啦,好汉不提当年勇。”

韦见素正待开口,菡玉却率先抢道:“如果真换作陛下年轻时,就不需要走这两千多里路了。”

此话一出,韦见素和高力士都不作声了。沉默了片刻,太上皇叹道:“吉卿,百官中朕最无颜以对的,就是你了。”

菡玉低头一拜:“臣不敢。”

太上皇接着说:“朕记得早在天宝六载,你便以天象向朕示警安禄山有反状,朕不以为意,反增禄山兵力;天宝九载时,朕欲封安禄山为王,卿又进言力劝,朕不但不听,还将你贬官;天宝十三载,卿与陈希烈等同请昭禄山入朝为相,朕却恶卿忠言逆耳,听信了杨昭谗言。卿入朝十年,向朕言禄山反意不知凡几,朕没有哪次是听进去的。天下人皆知禄山必反,唯朕不觉,以致酿成今日之祸,朕悔之晚矣。”

菡玉道:“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如今圣人已收复两京,安禄山身死,安庆绪兵败亡匿,史思明、蔡希德等叛军大将被我军牢牢牵制,战况初定,相信不用多久便可平乱,贞观、开元盛世犹可期。”

太上皇道:“我是不成啦,这个担子得由皇帝、广平他们来接了,只希望我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天下太平的一日。”摆了摆手,侧耳听了一阵,问菡玉等三人:“你们可有听到驼铃声?”

高力士道:“蜀地哪会有骆驼?”

上亭驿依山而建,突出于山石之外。菡玉往驿馆屋舍望去,只见山腰上一座阁楼,四方檐角都挂了一溜铜铃,被风吹得叮当作响,便说:“陛下,那是檐下铃动。”

太上皇又问:“那你们可知那铃声所语为何?”

韦见素和高力士相视一眼,都摇摇头。太上皇自嘲道:“它们是在说:三郎郎当!”

一时其余三人都沉默不言。太上皇又问韦见素:“韦卿,这个驿站叫什么名字?”

韦见素答道:“因地处上亭铺,故名上亭驿。”

太上皇道:“朕给它改个名字,叫郎当驿。以后不管谁走到这儿,都叫他知道有个郎当的皇帝也来过这里,叫他莫学我,自己郎当也就罢了,切莫郎当别人、郎当天下!”

高力士忍不住喊道:“陛下!……”

太上皇却挥手制止他,说:“外头确实有些冷,天也暗了,咱们进驿站去吧。”

一一•月膧

太上皇和高力士都已年过七旬,体力大不如前,从上亭驿出发后,行程便比原来慢了许多。好不容易出了蜀地,道路平坦了,陈玄礼却突然发起病来,连马都骑不了,只能躺卧在车内。来时只走了十多天的路程,回去花了将近两倍时间。

十一月廿二,太上皇一行抵达凤翔。每隔几日都有驿路信使往来传递,皇帝此时也得到了消息,派兵前来迎接。恰逢陈玄礼病重,太上皇便在凤翔滞留了一日。

凤翔还保留着皇帝当初的行宫,太上皇便下榻此处,一墙之隔就是原先的武库,现在改作了郡库。菡玉早上起来,就看到韦见素和副将带领一队士兵往郡库而去,人人都把甲胄脱了和兵器一起拿在手里。菡玉心下疑惑,追上去问:“少师,你这是去做什么?”

韦见素道:“是上皇吩咐的,要将士们卸甲归入郡库。这事本该陈将军安排,他身体不豫,我只好越俎代庖一下了。”

菡玉不解:“去西京尚有七百里,上皇为何要将士们卸下兵甲?”

韦见素迟疑了片刻方回答:“圣人已派精兵来迎接上皇。”

菡玉一怔,问:“圣人派了多少人来?”

韦见素道:“三千。”

菡玉闷声道:“上皇只带了六百人随行护卫而已。何苦逼老父至此!”

韦见素吃惊道:“少卿!你怎么能……我知道你只是一时气愤,有口无心,不过以后千万别再说这样的话了。”

菡玉垂首低声道:“多谢少师提醒。”

韦见素叹了口气,说:“少卿,我正好有事要和你商量。上皇将入长安,正要遣使告知圣人,不知少卿愿不愿意走这一趟。”

菡玉问:“圣人不是已经知道上皇将归,还派了精兵前来迎接吗?”

韦见素道:“但……圣人尚不知今日卸甲入库之事。”

菡玉不禁苦笑道:“我是圣人派来奉迎上皇的,上皇又让我回去报告这件事,倒是合宜得很。”

韦见素忙道:“上皇只命我遣人回奏,这是我的主意。”

菡玉问:“那少师为何要让下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