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今天兄长黑化了吗(172)+番外

作者: 元真羽 阅读记录

女使们应声退下。

王牧之道:“这位便是浒墅关的县令,我家八妹妹的舅舅,近来遇上一件难以解决的事情。”

话说着,便将来龙去脉都讲了一遍。

事情要从半个月前的浴佛节讲起。

这位舅舅出身于临安大族周家。临安周家,世代书香门第,家中不知出过多少举人进士。这位周县令早年勤学苦读,多年后终于进士及第,在官场上几经辗转波折,最后来到浒墅关当县令。

因着早年一心向学,无心婚姻,直到中了进士之后这位周县令才娶妻生子。可惜他那房妻室身体孱弱,生下一个女儿后便撒手人寰,独留周县令一人艰难地拉扯女儿长大。

周县令的女儿名叫周菱,年方十七,因着是夫妻二人唯一的骨血,周县令自小便格外宠爱她。这次浴佛节,周菱说要和女伴到皇觉寺中观礼参佛,为父亲和亡母祈福,周县令嘱咐她要小心人多冲撞,又派了几个得力的家丁陪着女儿去了皇觉室。

孰料女儿这一去,竟没能回来。

那日临近夜时,周县令在家中左等右等不见女儿归家,正待亲自取马外出寻人,便听闻县衙外一阵喧哗,几个家丁扑入院中,一见到他就颤巍巍跪下,哭声道:“大人,菱姑娘不见了啊。”

周县令心神俱震,险些没能站稳。细问之下才知晓原来从皇觉室中出来时人太多,家丁们不小心和周菱走散,等到人流退去,家丁们四处寻找,却再也寻不到周菱的踪迹。

周县令一时自责内疚不已,若是他多派些人看顾好女儿,女儿又怎会失踪?

他将县衙中的事务暂时丢给县丞打理,亲自出马寻访女儿踪迹。明察暗访之下,终于寻到一丝蛛丝马迹,原来那日浴佛花礼结束时,曾有人瞧见周菱再度折返皇觉寺。

线索到这里便断了。

萧氏王朝被推翻之后,接过这河山的乃是殷姓。

殷氏皇族因着太.祖皇帝出身佛门,数百年来一直诚心礼佛。皇室崇佛,上行下效,民间信佛的风气亦是蔚然成风。故而这皇家御供的皇觉寺不仅地位超然,寺中辈分较高的长老地位甚至堪比一州知府。

周菱是返回皇觉寺中失踪的,爱女心切的周县令顾不得得罪皇觉寺的僧人,立刻带上县衙衙役,要求皇觉寺主持让他开门搜寺。

皇觉寺主持本着出家人的慈悲之心,应允了他的请求。可他带人在寺中搜翻了每一寸土地,依然一无所获。

一时无法,周县令忽然想起家中长姐嫁入的王家乃是姑苏地界的仙门世家,因此便求到长姐头上,请长姐说动仙门中人相助。

仙门中人一向对朝廷远而避之,一般从不插手与皇室沾边的事情。

因此王家家主一听说此事可能事关皇家御供的皇觉寺,便婉言拒绝,却又禁不住自家小妾再三吹枕边风,最后这麻烦事便落到了王牧之头上。

交待这件事的时候,王家家主还特地提醒他:“皇觉寺乃殷氏御供寺庙。殷氏掌天下,与仙门中人素来井水不犯河水,你此番入寺寻人,切记行事温和,不要开罪寺中僧人。须知皇觉寺虽不在仙门百家之列,寺中能人异士亦不在少数。”

王牧之接过亲爹丢下来的这烫手山芋,只好带人亲自去了一趟皇觉寺,可一通搜寻下来,结果和周县令一样——别说人了,连只鞋都没找着。

可偏偏这位周县令说父女连心,他有感觉,自己的女儿一定就被藏在皇觉寺中某处,是他们找不到而已。

亲人间的心灵感应是一种极为玄奇的事情。王牧之也不好评判周县令这感应到底是真的,还是只是他丢失女儿后臆想出来的执念。

但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没办好父亲交待下来的事情,王牧之恐回去不好交代,只好连夜写信到碧游观请谢荀来帮忙。

当时谢荀人在金陵,那信几经辗转才到他手中。

谢荀收到信后打开来看,只见信纸上只有短短一句话:你王六哥哥我有难了,速回速回速回!

谢荀还以为王牧之出了什么事,一路风尘仆仆,紧赶慢赶,终于在两天之内赶回了富春山太极观。

“事情就是这样了。”王牧之最后简单地总结道。

谢荀转头看向王牧之,一脸冷漠。

王牧之自觉心虚,不由轻咳一声,避开他的视线,道:“我这不是怕耽搁了别人的事情吗?”

谢荀冷笑:“这就是你骗我说你遭逢大难的理由?”

若王牧之直言相告,谢荀未必不会赶回来,可他偏偏在信中一字也不提,只说自己遇难。这么多年朋友,突然来信说遇上大难,谢荀怎能不心灼焦急。

妙芜看了谢荀一眼,只见他眼底微微青黑,下巴上一圈青色的胡渣子,就可以想见从金陵赶回来的这两日里他有多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