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曹操,又来了(68)+番外

作者: 北尛 阅读记录

“我会问问。”最紧张荀彧的怕就是荀攸了。

郭嘉盯着荀彧看了好半响,“文若,有话就直说吧!”

“我想……问问主公的事情?”

“问她?”这回轮到郭嘉惊讶了。

“主公的事情,就自己去问主公,你们关系我们可插不进去,最熟的不就该是文若吗?”这事问他,是想炫耀吗?郭嘉一直没给荀彧好脸色看。

“可是,主公有些话只对奉孝说!”荀彧对这事也很是生气,两世,两世曹操都把他荀彧当什么了!

“你荀彧这种君子也会妒忌不成,主公的事,你问吧!”

“主公懂军械。”之前曹小瞒给马均画的农具、兵器,他在时从没见过。

郭嘉还以为荀彧要问什么,这他哪知道,“主公见识广吧!还要问什么?”

哪知荀彧正陷在自己的思绪中,那次曹操醒来时,他就感觉不对劲,只是那时被曹小瞒一顿搅和,只顾着生气去了。

无论是曹小瞒待人处事,都没有曹操那种气场不怒自威,稍显别扭,仿佛是在稚嫩与沉稳中过渡,于他更是百般容忍,令荀彧感到无所适从的也是现在这个她,曹小瞒能为他做的,曹操做不到,甚至是……

“荀彧你的修养呢?跟人谈话还走神,你找我就是问这个,下次都没空。”

郭嘉等了荀彧半天,就是没见动静。

回过神的荀彧,也反应了过来,“奉孝,我们在颖川时所说的信念,并没有变。”

“怎么匡扶汉室,那文若置主公于何地!”

“信念,不是为这乱世的黎民百姓谋福吗?”

“是啊!国家一统没有战乱,不就是文若想要的汉室吗?”

“汉室是汉室,百姓是百姓,这不一样。”怎么他们之间说话都这么难了。

“呵!汉室下的百姓。”郭嘉是觉得荀彧是对曹小瞒不利的,他对汉室从有了黄巾起义,就非常不满了,若汉室真有实力,就不会有大批的百姓流离失所。

“奉孝!主公若要自立,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少曹小瞒不行,他曾反对曹操称公,是因为有曹操的扶持,汉室民心犹在,他不想他晚节不保,那时他不可能不清楚汉室的处境,他忠汉,是为这个汉室最后在风雨飘摇之时,尽忠!

“那也是你荀彧想找个垫脚石吧!”

郭嘉也清楚自己太过于激动,他本放荡不羁,他是寒门子弟,对这个乱世下的时代,太清楚它的煎熬了,人命不值钱。

第76章 影响

“奉孝!”怎么现在他们的关系都能变成了这样, 之前都不是啊!

“我们所处位置的不同, 也决定了我们眼中所看待的事物, 是不一样的,并非是嘉不清楚自立的后果,但我们可以将障碍扫平, 而文若却没想过这个。”

因为荀彧有自己的顾虑,而他郭嘉清楚寒门和世族,已经成了两个极端, 对一个国家的人才而言,是极具危害得。

他曾去过袁绍处,以他的谏言绝对是为寒门考虑,那么袁绍却是不会接受, 他底下的将领谋士也不会接受。

郭嘉之所以看重曹小瞒, 而选择了留下,其一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其二是维才是举,郭嘉清楚以他的性子,其余诸侯除了见面时重视亲厚,时间久了便是冷漠忽视。

而荀彧则不同在他心中有一杆称, 这也是为什么郭嘉的出发点, 一直是以曹小瞒为主,而没有汉室之说, 有些东西已经变了,便再也回不去了。

徒留荀彧站在原地, 紧了紧袖中的手,他不后悔,在曹小瞒和汉室中间必须有一个支点,若是想杀就杀,天下人会对曹小瞒怎么看。

郭嘉能为曹小瞒全心全意去考虑,但他不可以,他们三人之间,总该有一个站在两人之后,去顾全大局!

“奉孝,你又跟文若吵什么了,以前是忧,现在文若也太压抑了吧!”戏志才看了眼不远处的处理公务的荀彧,拉过郭嘉不满地询问着。

“我们能有什么,处理你自己的事情去!”荀彧不好受,他也一样,真心不想和戏志才多废话,赶紧赶人。

最上面的曹小瞒将众人的小动作尽收眼底,见到戏志才一直盯着荀彧,曹小瞒不免也多看了几眼,不由眉头一皱,这气氛不对吧!

“报!主公,陛下处来信。”小吏直接是跑了进来,跪下行礼。

“这么快。”曹小瞒起身走了下来,将小吏手中的布卷接过。

翻看了看,才朝小吏摆了摆手,示意退下去。

“诺。”

曹小瞒又看了一遍,暗自在原地思考着,如今天子还没到洛阳,就已经给她传信,从这里开始就不对,曹操迎天子可不顺利,其中还有董承搅和了一次,那么这次董承又要作什么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