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莺妃后传之凤引江山(25)+番外

作者: 慵阳懒昧 阅读记录

从宫中回来,晋王已是身心疲惫。

始元帝登基十七年,后宫之中妃嫔无数,可却只有两位皇子七位公主。这两位皇子中一位是养在皇后刘氏膝下的大皇子,今年十七岁,人长得仪表堂堂可肚子里却无真才实学,除了吃喝玩乐外不对任何朝政上的事感兴趣。

二皇子是大顺和亲而来的恬然夫人所生,今年才四岁的稚龄。先抛去年纪小不说,单说二皇子身上的外族血脉,便不可能登基大统。

正因如此,始元帝对自己的这些正当壮年的皇弟们备加小心。始元帝曾在始元八年,始元十年,始元十一年,分别下旨褫夺了几位已经封王的王爷的王位,贬为庶人。未被褫夺王位的,则被发配到边远荒芜的封地上去,不得皇诏不得回京。

晋王,可谓是始元帝最为手下留情的一个,只因为晋王与始元帝是同母所生,是真正的亲兄弟。

可晋王也是让始元帝猜忌最深的一个。因为除了始元帝自己的子嗣,晋王是最有资格坐上皇位的人。

晋王正是知道这点,才会在世人面前装出放浪不羁的样子。为了能让始元帝相信他无心于皇位,他连恋童这样的恶劣名声都背上了,却不想始元帝还是不肯放过他。

始元帝赏赐他的那两个姬妾,哪里是兄长对弟弟的关爱,那分明就是埋在晋王府中的细作。

打不得,骂不得,杀不得,赶不得,还要好衣好食侍候着的细作。

李青慕见晋王不再临字,将手中的石墨放回到了砚台上。

当看到那个忍字时,李青慕便多少猜到晋王为何事所烦。

晋王现在为王,离他登基为帝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那之前,他要忍受的要比常人多得多。

想到这些,李青慕亦是发出了一声长叹。

晋王回头,问道,“你叹什么?”

“想家了,想我娘。”李青慕淡淡回道。

“想回去?”还未等李青慕回答,晋王又冷下俊颜,道,“本王不准!”

------------

第三十四章 雄心

始元帝赐予晋王的那两名姬妾,一入王府便受到了晋王的冷落。

不仅如此,晋王甚至没有去丞相府接回一怒之下回了娘家的晋王妃。

平日里,他不是在书房中与巫奉天下棋,就是到李青慕的问荷轩中闲坐。

将一个胸无大志的放浪王爷演绎了个十成十。

李青慕,也因此成为了整个晋王府中最受晋王宠爱的姬妾,就连这些年来与晋王琴瑟和鸣的王孺人也要高看她一眼。

至于有人在李青慕的水粉中下毒的事,李青慕也未再追究。

既然晋王能草草让吴滕背了这只黑锅,那晋王对那下毒之人就是心中有数。

晋王对那人不理不问,在李青慕看来有两个原因。

一,那人是晋王心中极其重视的。

二,自己在晋王的心中连草芥都不如。

这两点,无论哪一点都让李青慕的心酸涩不已。

她曾经用生命爱过晋王,这是她永远也忘不掉的事实。

弹指间时间便到进了十一月,京城里的天气更加的冷了。

李青慕怕冷,在当奴才时她不得不每日顶着严寒到书房中去上差,如今当了主子,她是连楼也懒得下了。

每日只在阁楼之上坐着,看楼外池塘里的残荷一点点掉落,然后再被粗奴们打捞起运出晋王府。

此时李青慕身侧已经跟了一名才十三岁的年龄,名唤知柳的丫鬟。

知柳是晋王特意吩咐人从府外买回来的,原名柳亦云,曾是京城中一户商贾家的庶小姐。

大顺人。

大月虽然与大顺通了国贸,可在骨子里还是相互敌视的。毕竟在过去的上百年间,两国发生过多达数十场的战争。

每一次,都是两败惧伤。

每一次,都是两国人民的心底种下一层血恨。

柳亦云的父亲做的是私商,在大月出事后整个柳家都被官府抄掉,家眷变卖为奴。

晋王买来知柳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知柳在大月举目无亲,绝对的干净。另一点是知柳识得大月和大顺两国文字,语言和民俗。

晋王,一直想学习大顺的语言文化而无从下手,知柳成了他的良师。

这也是晋王一直腻在问荷轩的另一点原因。

李青慕,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为他做遮掩的幌子了。

这一日傍晚,晋王又来到问荷轩。在李青慕懒在床榻上小憩时将知柳带到了书房。

在从知柳的口中了解到大顺有大片大片的平原可以种植稻谷时,晋王的双眼发出盈盈精光。

大月面积不小,可却地处山区。高山林立下,能开垦出来种稻谷的地方是少之又少。

现在大月人民每年对谷物的需求,全是从大顺通过国贸以上等良驹和生铁交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