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莺妃后传之凤引江山(124)+番外

作者: 慵阳懒昧 阅读记录

在听永宁帝说仁后假死逃出皇宫后,李青慕便肯定仁后是服用了这种凤尾。只有凤尾,才能让一个人从生到死,再从死到生。

恰巧,倾城公主又在雪国……

仁后,一定是同倾城公主到雪国去了。

李青慕化妆后随着商队进了雪国的境内,在雪国境内无目的性的寻了半月之后,又悄然返回了大顺。

她离开雪国不再寻找下去,一是雪国版图颇大,她手中没有任何的线索,这样寻下去不知要寻到何年何月。二则是,堂堂的大顺五公主,囊中羞涩。

她在甩开那两名护卫时,身上只带了一张百两的银票。如今一月过去,已是捉襟见肘。

离开雪国后,李青慕绕开官道,直奔文城,去找一个她早就应该想起来的人——叶景炎。

叶景炎,是仁后名义在的父亲。在李青慕初次离宫时,仁后曾经让叶景炎对她多番照料。

李青慕不知道叶景炎那里是否会有仁后的消息,不过和他拿几两银子花花,还是没问题的。

文城建在恒河右侧,除去六路横纵不一,通往东南北的陆路外,还有三处不小的码头。从恒河乘船,可逆流北上直达皇城,也可顺流南下直入边陲小国魏国。

李青慕进到文城的第二日,两只信鸽从文城的上方飞起,一只飞向大顺皇宫,而另一只,则飞向了大月迎亲使所居的驿站。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客栈

叶景炎是左尚书叶晋考最小的嫡子,颇受叶晋考的疼爱。

叶景炎自小对经商天份颇高,用了不到七年的时间,便将一间小小的茶行经营成了集茶,粮食,布匹等物品的大行茶行。生意做到与大顺接壤的魏国,在江南之地颇有声望。

永安八年,大顺遭遇百年罕见的涝灾和蝗灾。叶景炎散尽大半家财,从江南魏国购进大量稻谷,解大顺于危难之中。

如今,又过去了七年之久,叶景炎的商行在大顺境内又是屈指可数,且比以前经营的范围还要大。

文城,做为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自然不会少了叶家的商号。

李青慕在文城休息了一日后,直接去了叶家开在繁华地段的绸缎庄。一打听,才知叶景炎平日里并不居在文城,而是居在江南卞洲。

李青慕一听在心底升起绝望,叶景炎不在文城她岂不是白来了?最重要的是,她身上的银两已经不足以支持她南下到卞洲。

见李青慕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绸缎庄的叶掌柜说出来的消息又给了李青慕希望。叶景炎的确不在文城,可因回京城办事却要路过文城,就在这几日。

李青慕在心中松了口气,如果见不到叶景炎,她也只能往京城赶,让永宁帝派出的侍卫找到她了。

叶掌柜将李青慕画下信物模样的纸张收起来,甚是客气的对李青慕道,“这位公子,您大可将您住的地方告诉我。待东家来了,我会吩咐伙计去通告您,也免得您来回劳累。”

李青慕所居的那间客栈名叫福来客栈,座落在文城略偏僻的街道上,在文城的客栈中,只能算得上三等。

可就是这样的客栈,若叶景炎七日之内回不来,她也只能拎着包袱另找住处了。

见叶掌柜要那张纸,李青慕大方的给了他。

李青慕在四年前出宫时曾经见过叶景炎一面,当时叶景炎给了她一块玉佩,说她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可以拿着那块玉佩到叶家商户求助,叶家定会鼎力相助。

只可惜,那块做为信物的玉佩被她留在了大月晋王府。如今,也只是勉强能记清那块玉佩的样子。

可就是这样,叶掌柜依旧在看到那画了信物的纸张后对她礼遇有加,足矣看出那块玉佩是何等的重要。

出了绸缎庄后,李青慕无目的性的在街上闲逛。如今,除了等叶景炎回来,她没有任何的办法。

在文城又逛了三天,期间绸缎庄的伙计每天都会按叶掌柜的的吩咐给李青慕送些糕点,顺便告知叶景炎如今行到何处了。

永宁元年六月初一,绸缎庄的伙计再次到福来客栈中给李青慕送糕点,顺便告诉李青慕,“小公子,掌柜的让小的告诉您,今个早清儿商队已经传来了消息,说东家明日到文城,会在文城停留两日。这两日还请小公子留在客栈之中,小的可能会随时来叫小公子。”

李青慕听后心中一喜,喜她这些日子没有白等。

次日一早,李青慕没有再像往日一样出去闲转,而是到福来客栈二楼闲坐。

要了一盘糕点一壶清茶后,李青慕煞是惬意的坐在临街的窗前看景。

客栈的店小二在上糕点时,对李青慕呵呵笑道,“小公子,今日不出去转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