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铁匠家的小娇娘(525)+番外

作者: 笑口常开 阅读记录

饥荒,杜三娘曾经自己就亲自感受过饿肚子的滋味儿,可今年比当年还要艰难,不只是这里,附近几座城池都遭了秧,闹得人心惶惶,在这种情况下,朝廷本来就是内忧外患,和叛军乔孟僵持不下,哪里有时间来管老百姓的生死,更可悲的是他们这一次遭遇了难得一遇的特大旱灾。

杜三娘去了趟衙门,直接抬出了卓先生的名号,霍知府接见了她,知道好友云飞最后将女儿许配了自己曾经的一个学生,没有在请他照顾。杜三娘开门见山,也不和他客套,就目前的形势和自己能够做的说了一遍。霍知府看着面前的这个妇人,明明年纪不大,却拥有满身的正气!

杜三娘的要求很简单,她希望官府能够派人守保护她的粮店,她很清楚灾荒年的到来,当生存面临着威胁的时候,人性丑恶的一面就会彻底暴露,她没有根基,又是开粮店的,完全有可能会被人哄抢一空。作为回报,她不会像其他人坐地起价,她可以继续按着原来的价格不涨价,只是会在情况严重的时候实行限购,只能买一定数量的东西,超出范围就坚决不卖。这样那些穷人也不至于活不下去,也不用卖儿卖女,知府大人治下平平安安,没有发生流民□□,这是双方共赢的局面。

霍知府看着这个小妇人侃侃而谈,思路极其清晰,他不得不承认,他真的被她说服了。同时,他又极其佩服她这份胸襟和胆识,简直是巾帼不让须眉!难怪卓云飞会愿意把自己的掌上明珠许给一个庄户之子,且看这当姐姐都这般叫人佩服,那弟弟定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杜三娘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这一番话,在知府大人心里的形象那是蹭蹭的高大上起来,甚至是真正的生出了结交之意。

这一年的饥荒,来得很是迅猛,好在杜三娘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再加上每天都有官府的人前来守候,没人敢造次。杜华盛和陆志福父子见此情况,主动要求晚上住在店里守店,后面就是粮仓,白天虽然有官府的人在,可夜里就只能靠自己了。

请外面的人毕竟不放心,关键时刻还是得靠自己人。杜三娘年前花大价钱买来的三条巨型獒犬,此时也到了发挥作用的时候。虽然吃的多,但狂猛的狗吠声,尤其是那条狗白天还被人拴在外头,呲牙咧嘴凶神恶煞的面目瞧着都让人胆寒,杜三娘的店里还真的没有发生过不好的事情。

后来在灾情最紧张的时候,杜三娘实行了限购,不会不卖,但不多卖,有钱也别想买。城里的粮店本有几家,后来都陆陆续续的关了,又或者直接就是高价出售,杜三娘还是维持原来的价钱,确实也惹得一干人眼红过,可惜人家有知府大人撑腰,纵然恨得牙痒痒也无计可施。

这一整年,杜三娘的‘陆记平价粮店’一下子就打响了名号,连三娘这个称呼都叫开了,人家叫她不是叫陆夫人,反而是称她‘三娘子’。

一年后,灾荒年才渐渐过去,但平价粮店的名字却存在每个曾经受过它恩惠的人心里,后来哪怕灾荒年过去了许多年,别人一想到买粮,无论是什么,都宁肯来这里买,可以说这一年,杜三娘虽然没能趁机大发横财,却是真正的做出了口碑。

第185章

杜三娘在店里查账,她早上吃了几块点心,吃得多了些到现在肚子还有些胀,她站在二楼的窗前往下看,虽然灾荒年已经过去了,但想起来她仍旧是一阵心惊。如果没有当年颜怀卿的如实相告,杜三娘相信如今肯定是另外一番局面。就算她们一家能熬下来,也不知会有多少人死于这场灾难中。

十万斤的粮食全都卖光了,到后来除了同城的人,后来连周围区县的人听说这里有平价粮食卖都宁愿多走几天路来买。她虽然没有靠着这个一夜暴富,但却实实在在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街角处,一名衣衫褴褛的乞丐龟缩在墙角,他似乎是睡着了,面前摆着的空碗还是空的,一个小孩儿跑过来,直接将破碗踢翻,那乞丐顿时就站起来,对着孩子的背影就是一阵破口大骂。周围有人朝他吐口水,有人拿出一块铜板逗他,让他在地上学狗叫,钻裤裆等,最后那乞丐拿着铜板嘻嘻哈哈的傻笑,周围的人也跟着发出一阵大笑声。

那张脸,虽然脏得叫人差点认不出来,可看着那双眼睛,那五官,杜三娘却认出了他,此刻这个在街上乞讨甚至看起来有些疯癫的男人,竟然是她曾经的四叔,杜华伦!

当年杜芳的丑事败露,惹得全城嗤笑,杜家也因此受了牵连,姻亲都成了死对头。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杜三娘也没去打听过,现在看着这个乞丐,再想想当初,真是叫人不禁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