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最近江湖有点苏(75)

作者: 衣冉 阅读记录

据闻, 从前江湖上所有门派的武学都收录在内,锦书、竹简、壁拓、碑文……凡载有武学典籍的文字,皆被收录在内, 应有尽有。

各武家子弟可凭家主的手书前来借阅典籍。

武经阁分上三层、中三层、下三层。

寻常武家只有下三层典籍可供借览,三品及以上的武勋凭铜印进中三层,能入上三层者寥寥无几。

按理说,苏缨的三品武勋应当能跻身中三层,然而官兵却说朝廷有明令, 后六楼的统领只能览下三楼。明显是为限制商贾统领而设的新律法。

苏缨不以为意, 在侍从引领下, 进了武经阁第一层。

迎面便是数十架巨大的书格,重重叠叠,直顶天板。苏缨依着顺序一面看去, 这一扇是拳脚功夫,按照“拳、掌、腿、指”等分门别类, 排列齐整。苏缨抽出一本掌法, 见封面写着《灵蛇拳》——注道:原扬州匪帮吴氏传世绝学。翻看一看,尽是基础拳法,胜在灵动, 招式好看,却都是花架子。苏缨又将拳谱放了回去。

再一架通天书橱,乃是十八般武器,“剑、枪、刀、戟、鞭、棍、斧、槊”等,苏缨寻到刀谱,抽出一本,名为《归元刀法》——注道:西方昆仑派刀法,口眼相授,录为籍册,现藏白玉京一册。苏缨翻了几页,逐渐感觉到不对劲。她仔细读过燕无恤私藏的刀谱,同为刀谱,二者大相径庭。

手中的这本书装订精美,镌录清晰,更兼附经脉图,然而真正提到用刀的地方,却之挠到皮毛,总像被人撕去了几页。

譬如那刀,“风卷残云”一式,应当是攻势凌厉密集,不给人丝毫喘息的机会,才能被称为风卷残云。而《归元刀法》中的“风卷残云”,不过一个起式,两个承式,三种变化。哪里来的狂风骤雨的气势?

苏缨踱到人稀少处,抬起手,照着刀谱中稍稍比划了一下,按照书中所载的吐纳运力之法,凝一脉真力于腕间。竟然也丝毫没有如臂指使的浑然天成之感。

再去翻剑谱,棍法,鞭法,也不外如是,若不是苏缨曾见过燕无恤的刀法,体内有湛卢剑意的沛然真气流转,是万万察觉不出来这里头的不对劲。

苏缨只得将其归咎为定是一楼的典籍不够好,弃卷而去。

又去了挨着武经阁不远的敛兵阁,欲择一样武器傍身。

敛兵阁主是四品武勋,见苏缨腰悬铜印,敛衽而拜,亲自领她去了供有精品的藏兵库。

进屋之后,屋中清凉,不温不燥,几幅字画,数张大案,横陈了十多把刀、剑、勾、刺等物。敛兵阁主拿起手边一对金钩峨嵋刺,道:“此物小巧玲珑,可出入怀袖,正适合您。”

苏缨拿在手中,轻巧秀气,很是喜欢,让人收了起来。

敛兵阁主见她还有盘桓择选之意,又为她呈上了袖中剑、芙蓉刀等适合女子的武器,苏缨却只将目光凝在当中屋中一把比她人还高些的长刀上。

长刀样式繁复,雕琢龙雀盘护刀身,黑沉沉的柄,霜雪一样的刃,其上流转青芒,直挺挺耸然而立。

敛兵阁主笑道:“这刀叫龙雀刀,是仿名刀大夏龙雀,用周延墟采的乌金石百炼而成,价值不菲,使些大开大合的刀法才好……要不,您看看这边的分水剑?”

苏缨道:“我要这把刀。”

敛兵阁主迟疑:“这刀有二十斤重,又长,不似……”

苏缨斩钉截铁:“我就要它。”

“……”

是你要它还是它要你,它比你人还高呢!

敛兵阁主忍了忍,看在银子的面上,没说出口。

送了苏缨出门,看见两个随从替她搬刀,马车滚滚而去。

敛兵阁主站在门口目送车队走远,左右顾盼,向对面茶坊喝茶的人:“这就是那个……拆楼成名的清歌楼新任统领苏缨罢?”

“可不是么,据说一来白玉京,当晚先是拆了抚仙楼,又请来云公子,真可谓财气冲天呐。“

“云公子,是……那位云公子?”

“就是那位提不得的云公子。”

当下,一片抽气之声。

苏缨隔日没有再去武经阁,她原本就心性不定,一时刻苦用功,也不过是脑热。粗粗看过典籍,自己虽然都不会,却也在心中堂而皇之批评别人写的不好,更有了不去研读的理由,依旧日日去游曳市中。

这日,天还没亮,便被阿曼不依不饶的推搡起身。

“小姐说什么要来白玉京当统领,依我看,就是换了个老爷夫人管束不到的地方一味玩乐罢了。”

阿曼伺候她梳洗更衣。

苏缨坐在妆台前,还没睡醒,拿着一朵蔫耷耷的凤仙花,恹恹的低头弄着自己的指甲。

上一篇:闺违 下一篇:昏嫁/别拿爱情说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