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旧(178)+番外

作者: 漓氏明轩 阅读记录

但是墨轩搞错了一点,他这场仗就没打算赢过。

他的母亲当年不让自己的原因无非是两个:一是不想将他扯进来,随他们一起上断头台;二是不愿让他起报复之心,自不量力地想要向皇上报仇。

可是她忘了,他这辈子从未认命过,他只学过想死,才能活下来。

这几个月,自从墨轩来了之后,自己一直节节败退,但这十几日又频传捷报,若是再输一次,皇上好像也不会太过大惊小怪。

而且,他在对方军营中安插的探子告诉他,即将要登基的祉国皇上来了。

输给皇帝,也不算太丢人吧。

宸墨放下烟斗,向营帐外走去,他今天带出去的人,皆是曾经对将军府冷嘲热讽,落井下石过的人。

因为近日连连取胜,他们就对此毫不戒心,又着急着想要打一场胜仗,向皇上邀功请赏,所以,自然是自行请命,想要随他出征。

宸墨吹着口哨,难得想要借用一句话:“一切都要结束了,我们快赢了。”

这一场仗,堪称宸墨军旅生涯中,最为惨烈的一仗。五千人全军覆没,除主将外,无一人生还。

而容陌刚刚走到营帐,就收到了西北递来的降书。

他虽然对此心存疑虑,但是降书上盖着的章确实是散国的传国玉玺,不疑有他,容陌也就干脆的签了。

宸墨在请辞书上签下了最后一笔,不由嗤笑一声。多年前一时心血来潮,让皇上写的圣旨,竟然是派上这个用场了。

宸墨起身,一个士兵冒冒失失的走了进来:“将军,营帐外有一个人说要见你,说是受两位师傅所托,特来见你。”

宸墨一惊,会在这个时候算准了,来找他的人,只有那两个老疯子了。

他急匆匆的走了出去,营帐外果然站着一个白衣道士。

谢尘转过身,对他行了一礼:“道友,贫道谢尘,受知生惑死两位家师所托,特来教化。”

丰生十三年七月十五日,祉国内乱平息 ,史称“乙寅之乱”。同日,庆历帝驾崩。

丰生十三年九月十七日,其子宣泽帝即位,改号“熙恒”,并封其叔,七王爷为摄政王。

熙恒元年,宣泽帝从反叛失败的恭亲王膝下抱养了一名世子,并力排众议,立其为储君。

宣泽帝一生未娶,后世皆猜测他与摄政王敬为夫妻,且其平生不曾否认过这些风言风语。

历史重又翻过波澜壮阔的一页:宣泽帝一生为祉国开拓了四万里疆域,佑祉国六十年平和,但其操劳过度,且左右臂左相卫宪,右相言歧相继离世,终卧病在床,并提早退位。

次年摄政王病逝,宣泽帝自愿为其守陵,直至逝世。

幼帝容纪继位,承接先辈的功绩,一统半块大陆,与散国划江而治。

无论如何,我们都回不去那波澜壮阔的时代,再做一回千秋大梦。

作者有话要说:港真,我真的很喜欢谢尘和宸墨这对cp,而且宸墨真的还是大反派的剧本来着,但是就变成了一个逗比。

写尾声真的很烂,一点也不满意,留留改改,还是不行。我每回最讨厌的其实是推年份,不出意外,殿下和王爷是活到七十多岁去世,足够长寿,而且他们两个都有病,能活这么久,真的挺长了。我原本还想写四十年,五十多岁就死了的那种。

☆、番外(一)

付渝第一次听到墨秋凉这个名字,是在母后的口中。

当时,距离他与墨秋凉认识,还有四年。

他的母后这辈子的性格都是温婉大方,只有在寻找沈凌的下落这件事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势与固执。

甚至在临终,交代后事时,也不曾忘却他,甚至还嘱托付渝继续寻找她的下落。

一向宠爱母后的父皇为了实现她的遗愿,决定与祉国重新建交,并开始壮大国势,开拓疆土。

付渝是皇上的长子,皇上膝下共有三儿二女,与他是同胞兄妹。

他们阙国的法律是推行一夫一妻制的,但也并未废除一夫多妻的制度,并不强制,全凭自觉,但绝大多数居民都是执行且赞同的。

因为阙国的国家人口稀少,女子的人数也少。

也就是说,连一夫一妻,也不太可能实现。

皇上作为皇帝,自然是可以纳妃的,但他一生就爱过母后一人。

所以付渝虽长了一副花花公子的纨绔样,却也是十分传统,深情的人。

当然,他早已自愿为了母后,放弃了纳妃的想法,索性也就娶了沈凌……不,墨凌的孩子吧。

于是付渝在去祉国参加宫宴的第一年,就在寻找墨凌的孩子,但是毫无线索,就好像所有人都忘记了这个人似的。

而且,他的行踪还被一个不过久岁的少年发现了,少年并未深究此事,付渝也因此多了一个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