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空间有点田(28)+番外

作者: 列无暇 阅读记录

秦凝只好笑笑:“我现在过继给别人家了,我新的娘同意的。”

胡老师倒很高兴,说:“那敢情好!那你进来等一下吧,今天我值日早来先扫一扫地,校长也快来了。”

“谢谢胡老师。胡老师快生了吧?你把扫帚给我,我来扫吧。”

秦凝过去抢了扫帚,帮胡老师扫地,胡老师捧着肚子站在一边说:“我还有一个多月生呢!就是肚子特别大了些。不过真谢谢你啊!”

“应该的。胡老师你坐吧。”

秦凝帮胡老师扫好了地,就去端端正正的在校长办公桌前面坐好。

整个教员办公室,只有校长办公桌前面,多这个一个椅子。

一会儿的,老师们都来了,但很快也都去教室了,这些老师一般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呆在办公室的,连胡老师都捧着一大摞的作业本去了教室。

校长姓殷,半秃顶,脸红红的,人很和气,听秦凝说了想法,便说:“你这个情况虽然很少,但也不是不可以,能继续读书就好啊,这样吧,你把五年级的考卷做一做,要是做得出来,我帮你写个推荐信,你去中学找校长试试,要是做不出来,你还是在小学读。”

说着就去五年级老师的办公桌上面找,找了一张数学,一张语文的考卷给秦凝:“慢慢做吧。”

第021章 粮票事件

让一个大学生做七十年代五年级的考卷,自然没什么难的。

秦凝数学花了半个小时,语文花了一个小时就做完了,不能再快了,再快就离谱了。

为了用这些时间,秦凝还特意的把每个字写的毕工毕正,一笔一划。以至于校长看的时候,赞赏的说:“这字写得真好,倒是个好苗子。”

正好老师们上了两节课,中间会休息的时间长一些,几个老师都过来看,其中一个自告奋勇:“我来批改数学。”另一个说:“语文给我,我瞧瞧。”

一会儿的,老师们都赞赏的围住了秦凝:“不错不错,非常不错,数学都对了,作文更是好,有水平,真是不错啊!”

殷校长拿手指理理半秃的脑袋,说:“那好,我写个推荐信给你,你去公社中学报名读初一吧,咱们这个大队,读初中的女孩子也就两三个啊,好好读!”

秦凝假装腼腆的笑着,拿了推荐信,给老师们鞠了躬就走了,读初一?不不,她另有打算,她希望自己能直接读初二,没必要在这里浪费时间。

秦凝出了学校,走不了几步就是大队部了,整个前进大队有十二个小队,秦唐村是三小队,大队书记才是这个大队的最高领导,不过秦凝办户口的事用不着劳动大队书记,秦凝找了一个会计便办了一个介绍信。

办好这些,都已经快十点了,秦凝匆匆忙忙的往公社赶。

公社,就是后世的集镇,秦凝所属的公社叫清溪公社。

秦唐村到清溪公社要十多里路,走路最少要一个多小时。

秦凝埋着头大步走,走到公社的时候,真的是又累又饿,但她怕错过上午的时间,赶紧的先去了邮局。

花一毛八分钱,赶紧的把番薯干打了包,赶在十一点半前把东西和信寄走了,秦凝长舒了一口气。

要是错过了上午的时间,只能等到明天寄出了。

薯干是急火儿烘干的,没有经过晾晒,秦凝怕会发霉,希望早一天寄走。

好在东西是往北走,北方现在早就开始冷了,只要能在两天内出省,东西就不会坏了。

从邮局出来,秦凝站在街上,有点茫然。

这个年代啊,镇上也没啥好逛的,但了解了解还是好的,只是这肚子……

秦凝听着肚子里咕噜了两声,咬了咬唇,还是进了邮局斜对面的面馆。

正是吃饭的时候,面馆里人还蛮多的,但大多数是男人,极少数几个中学生模样的少年,都捧着碗大吃。

秦凝看着人家碗里面的量,拿了粮票和一毛钱,递给卖面筹的人。

“一碗光面。二两的。”

“现在没有二两的,最少三两。”卖面筹的妇女头都没有抬,懒洋洋的说。

秦凝抬头看看她身后挂着的黑板,上面明明写着二两面、八分加二两粮票,怎么到她手里就没有了呢?

“我吃不下那么多,我只要二两。”

“吃不下别吃。下一个。”

“……!”

秦凝还举着钱呢,身后一个男人大力挤上来,把秦凝挤开了,大声的说:“大排面,四两!”

唉!好吧,这就是时代的不同,在这个时代,能在供销社、食品站、粮店、面点、肉铺上班的,都是祖宗。

秦凝心里压着气,最后还是把手里的钱和粮票又递了上去:“一碗光面,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