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六零开网店(117)

作者: 竹叶西风 阅读记录

再接纳一个人也不是不行,柴老四自愿开荒,不占庄上一户地,就没有人愿意反对。

至此,李家庄又多了一个外姓。

还说了民兵还有人民公社的事情,民兵连没有在人群里激起一丝丝水花。倒是人民公社的事,散了会之后,大家还在讨论。

最开始的时候,打地主分田地,家家户户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块地,大家都勤勤恳恳的干活儿,只要老天爷给面子,交过公粮吃饱穿暖还是有保障的。

后来互助组,好嘛,大家互相帮助,两户有一头牛就能耕了两家的地,你帮我扶耙,我帮你上肥。也挺方便,啥都还是自己的。

再后来初级社,架子车入股,牛骡子也入股,都分红,家里还剩些自留地,还有果树啥的,还行吧,都一样的干活,一样糊口。

再再后来高级社还没有开始,队长刚露了一个口风,大家就锯了自家的自留树,杀猪宰羊好不热闹。

这一次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儿,目前还不知道,但是李花儿家的西瓜她倒是可以去看看。

为了让李明言看的更清晰,李花儿拿出了自家的狂风,在那束强光的照射下,只见一只大大的,足有冬瓜那么大的西瓜静静的匍匐在一片瓜秧里。

一根瓜藤上只结一个,能不大吗?

李花儿眼里闪烁着自豪的光彩,话音里有忍耐不住的激动:“明言,你觉得能上报纸不?”

李明言点点头,又摇摇头,如今浮夸的越来越厉害,她好久没有看报纸,也不知道她这瓜还能不能争个“最大”。

李花儿绕着辫子的手就停了下来,“俺爹说给上头报喜了,人家没啥反应呢,还说广省那边有更大的,我这心里没底,你出去跑的多,见识广,就想问问你。”

李明言了然,亩产都是越报越高,为的就是打破记录,人家都说了亩产千斤了,你还巴巴的报上去,我家的已经亩产八百斤啦,即便是自己破了自己的记录,那也是拾人牙慧!没意思!

在大家都在比赛粮食产量的关头,李家庄也算独辟蹊径,开了西瓜个头比赛的先河。

何况还不是那种画画而已,真的运了几只大西瓜,特别实在。人家报粮产量的多交粮,李家庄就交西瓜,划算。

事实证明,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开完会第二天,大家就以各种名目,对自家养的三只鸡伸出了魔爪。

家里只剩一只了,但是陈梅说:“要不喝鸡肉面条吧?”

李明言:可以,但没必要。

“给你补补身子,早早的给我生一个大胖孙子!”

这就没有必要了,鸡没杀成,因为李明言要去窑头镇一趟,看看瘦猴为何不来李家庄了,她手机上面的货快没有了。

还有钱,卖报纸的麻花辫那里放了一些护手霜,都是凡士林的,非常滋润,她考虑到香皂已经饱和,才放了这些便宜的擦脸用。

现在该去收钱啦。

她一到柜台就得到了热情的招待,麻花辫气色非常好,看来有保湿乳液的功效。

麻花辫一如既往的坐在座位上看报纸,见到李明言来,立刻打开柜台那个木质的档头,让她进来。

先是拿出报纸包着的钱,“你点点,全部都在这儿了。”

然后又从身后的格子里,显然是放她私人东西的地方,上面有一顶遮阳用的帽子,拿出一张报纸来:“你们村的西瓜真的上报纸了,真厉害,不过是真的吗?”

李明言接过报纸,正是那一张,省里的报纸也发了,不认识的人拿着西瓜在啃,看起来有些夸张的高兴。

她就有些不高兴了,指着那个吃瓜的人说:“你看,这人都吃上了,难道还不是真的?”

麻花辫儿笑容讪讪的,可还是不太信的样子,然后又拿出十来张报纸,一一指出:“你看,一百斤,两百斤…直到四百斤,西瓜皮都能当洗澡盆!”

“还有这个,水稻亩产都已经到了三千斤!我家没有农村的亲戚,就想问问你,这都是真的吗?”

李明言看着这些报纸,触目惊心。

看来李花儿的那个西瓜卫星的梦想已经不能实现了,吹牛要趁早啊!

“我家的西瓜是真的,村里我好朋友已经种出了更大一些的西瓜,不过没有一百斤,”她空间里就有好几个西瓜,不过不好拿出来,背篓里放了好多油莎果,“你什么时候去我们那里玩儿,请你吃瓜。”

“粮食产量不清楚,俺村里还有庄上都没有放卫星,小麦赖地一亩一百斤,好地能到两百斤。俺们那儿种不了水稻,不知道产量。”

麻花辫儿郑重的点点头,将报纸收起,她天天看报纸,对于粮食产量问题,也是似懂非懂,问家里,家里叫她小孩子不要管那么多,转头就买了两大袋子饼干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