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医术震惊世界(234)

要是凭肉耳就能听出心音,那人类也不用发明听诊器了不是?

雷雨又问苏茂言道:“你呢?听出什么来了吗?”

苏茂言道:“第一心音的强弱和快慢都不齐,脉率比心率也低一些,宁专家应该有房颤的毛病,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还得再做进一步的检查。”

房颤,其实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脏不正常的状态,也就是快速的心律失常,正因为心房的不正常收缩,所以才会出现心音不对劲的情况。

房颤这种毛病,一般年龄大的发生率会高一些,原因挺多的,确实得继续进一步检查,看看有没有器质性的心脏病变。

宁专家显然是早就知道自己的毛病,所以并没有出现什么忽然被疾病砸弯了腰的表情,不过他确实是惊讶的,因为苏茂言竟然真的在没有听诊器的情况下准确的听出了他的心音。

难不成真的是听力好?

毕竟这诊脉也没法诊出来啊。

不过还没等他说话,john就凑到了苏茂言的面前:“你真的厉害啊!”

这还是苏茂言第一次在他面前展示出自己在诊断心脏病方面的能力。

虽然只是诊断方面的,但也确实厉害啊。

心脏病这个毛病,本来很多就是突发,在不能及时赶到医院的情况下,如果有这手段可以提前预判,那对病人生存率的提高也是很有帮助的。

苏茂言一头黑线的对满脸惊讶的john道:“这只是我的判断,也不知道对不对。”

john这才想起,宁专家还没有说自己是不是有房颤的毛病呢。

他又看向同样一头黑线的宁专家,宁专家的一头黑线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他们这次的项目召集人实在是太活泼了。

不过见众人都看着他,他还是点头道:“我前几天确实确诊了房颤,目前看情况来说,应该是阵发性的,还在做检查,不过问题应该不大,或许是最近太劳累的原因。”

而且年龄大了,有房颤也正常,宁专家虽然重视,但是也不担心。

苏茂言也点头,从他听出来的情况来看,宁专家的情况确实不太严重。

不过也确实得重视,因为严重的房颤是会让心脏失去本来的收缩功能。

其他人见状不由道:“到我们来了,到我们了,也帮我们听一听?”

苏茂言看这些群兴趣盎然的人,只能一一帮着他们听了心音。

还好除了宁专家之外,其他人的情况都挺正常。

不过在把脉的时候,苏茂言却发现了雷雨的那位一把刀同事黄晓有点脾失健运,气血亏虚。

“脾失健运,气血亏虚?”黄晓闻言好奇的问道,“是说我脾和气血不好?”

苏茂言点头:“准确来说,除了脾之外,胃也有问题,你平常吃饭的时候应该食欲不太好,而且容易胀气腹泻,这是因为你烦劳过度,饮食不节,所以导致脾和胃出现了毛病,这两个器官的功能失调或者退化的话,气血肯定也会出现毛病,从目前的脉象来看,你是气血两虚,所以应该会有头晕、四肢发冷这样的问题,这样下去的话,还是有损健康的。”

黄晓今年四十多岁,照理说是壮年,不过他的面色有点苍白,说话也有气无力的,脉很细,不像是这个年龄段应该有的脉象,恐怕还是和常年在手术台上没有日夜的做手术有关系。

苏茂言这段话说出来不过一分钟,但是每个词语都点到了黄晓的心上。

食欲不振,吃饭就胀气,完了还拉稀,大夏天得也经常觉得手脚冰冷,更别说常年的头晕困扰,这说的不就是他吗?

黄晓这之前虽然知道自己身体有毛病,但是他也确实是忙,每天都没日没夜的,家里老婆孩子都见不着他几面,他也没有时间去看医生,之前做了肠镜胃镜确实都说他没毛病,他也就把这件事情放下了,也没想过去找中医。

他还是有点不太信任中医的。

包括这次的中西医结合的项目,也是雷雨一力把他拉进来了。

所以之前听到几位专家们在那里讨论什么肺栓塞和房颤,他都没有说话。

不过这会儿听苏茂言把他的症状都说对了,他心里还是有点毛毛的。

“这气血两虚,还有脾胃不调什么的,应该也没什么大问题吧?”他道。

苏茂言摇了摇头道:“虽然你的身体可能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但是脏腑功能衰退的话,肯定会对你的健康造成影响,如果是年轻人的话还好,好好调理调理,恢复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但是上了年龄之后就麻烦了,所以我建议你现在还是得重视这个问题。”

雷雨也拍了拍黄晓的肩膀道:“拼命是拼命,还是得注意自己的身体,正好,今天四位中医专家在呢,让他们给你商量个方子,你回去吃点中药,也调理调理。”

别看雷雨之前听到魏向东要学习中医的时候还一副严厉拒绝的样子,但说她不信中医,那也不对,因为她从小到大就没生过什么病,有病也是他爸给他开中药喝,到了怀孕生小孩的那几年,各类的补药也没有断过,都是他爸亲自操刀,就连现在她有的时候也会被雷老爷子压着要调养身体。

所以尽管都是心外科的,都会做手术,都是天天操劳,但是她的身体可比黄晓的好多了。

其他三位中医师也早就发现了这位同事有气血两虚的情况,不过现代人气虚血虚那都是正常事,遇见一个什么都不虚的那才奇怪,所以他们也没多事。

不过雷雨既然提出来了,那就帮着同事诊断诊断嘛,反正闲着就是闲着。

所以说当医生也有好处,因为同伴都是医生,大家没事互相做个体格检查,来个仔细触诊什么的,还是有助于保持健康的。

黄晓见状也就同意了。

难得今天有空,也有其他中医师都在这里,不如他就拿着方子取抓点药熬来喝一喝?

没有改善就算了,但是如果有呢?

他可是受够了胀气、腹泻和头晕了。

三位专家一诊脉,得出的结论和苏茂言是一模一样,就连辩证结果都一模一样。

不过他们三位是有二十多年的从业经验了,对付这点虚劳的病症,还是手到擒来的,但是苏茂言就不同了,他才学中医多久啊,就能这么精准的进行辩证,果然是有点功夫的。

再一开方子,四个人的凑一堆之后发现,这药材用的都是一样的,只有在剂量上面有些差别。

这其实是很难得的,虽然对着一些病症,中医里面都是有比较经典的方子,但是照搬照抄肯定是不行的,更何况黄晓是脾胃问题造成的气血和血虚,并不是单一的某种毛病,辩证起来也没有那么简单,更不可能直接把教材里面的方子挪到纸上。

所以懂行的四位中医师一看彼此开的药方,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这就是像是你嘴里正哼哼曲子,没走几步之后发现身边的人和你哼的曲子一样,再一聊,原来大家都是某某歌手的粉丝。

有缘啊!

等所有话题都能聊到点子上面的时候,就不仅仅是有缘了,某种短暂的惺惺相惜的感觉就升起来了。

现在三位专家对苏茂言的感觉就是这样的。

在知道他是雷鸣徒弟的时候,大家只是惊讶,没什么感觉,在聊到肺栓塞的时候,也只是惊讶和好奇,就算后面苏茂言帮着宁专家诊断出了房颤,他们最多不过说一句技术不错。

但是现在,那可是真正的有了认同感了。

不为什么,就因为苏茂言的判断和他们的是一样的。

知己难寻啊!

特别是在中医这个圈子里面,因为这诊断疾病不像是西医一样有影像学这么客观的检查手段,所以中医师们经常对同一个病人的辩证问题撕逼。

你说他是气血两虚,我觉得他还有肾虚,你说他是脾胃有毛病,我觉得他可能肺上的毛病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