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门大户贵夫妻(31)+番外

作者: 妙利 阅读记录

沈安侯虽然口里嘲笑她,心里还是挺担心的,生怕冻坏了减龄了十岁的真-小媳妇儿,在围着屋子转了几圈之后,他老人家终于下定决心:“你知道土炕不?咱们也盘一个吧。”

林菁虽然是北京人,但真没用过土炕,只知道是砖头垒成个长方形,上头铺上保温土,下头烧着柴或者碳加温。她有些迟疑的问:“那个真好用?难不难啊?”

难倒是不难,就是得拆屋子,澹怀堂不好大动,但耳房就好说。石灰石和粘土都不难找,沈-什么都会-安侯先是亲自教了家内坊的工匠们做出一批青砖来,又不辞辛劳的想法子烧出土法水泥,将这一堆东西拉回沈府,堆在耳房旁边,摩拳擦掌的准备动工。

这么大的动静楚氏肯定是得了消息的,早在动工之前,林菁和沈安侯就给她汇报过。她如今认定了儿子有宿慧,因此只觉得好奇,想着如若真有用,以后让老大给她在福德堂也做一个出来。

沈安侯做好施工图,量了尺寸,带着几个工匠就忙活开了。搭砖垒墙的活计不难,唯有烟道如何设计要复杂一些,不过也只是多费些功夫罢了。不过三五天时间,崭新的火炕就盘好了,桦木做炕沿,黄花梨木的小炕桌,底下有个口子添柴加火。

和轻纱幔帐的架子床相比,火炕显得朴拙了许多,然而却当真是暖和。楚氏也被沈安侯小两口拉来坐了一会儿,果断爱上了这个温度,当即让人在福德堂也空出一间耳房来,改造成这般样子。

沈安侯秉着好东西要分享的原则,不仅老太太的院子,便是老二老三和几个孩子那里也给他们盘了炕,又吩咐烧火的婆子注意火候,别烧的太热也别让它凉了,另外就是要定期检查烟道是否通畅,万万不能疏忽。

连上将军府上都被沈安侯和沈攸领着匠人带着材料去了一趟,赶在年前帮他们家也盘了几个火炕。楚怀血气方刚倒是没什么所谓,只当孩子们一片孝心。对此最感激的要数楚大郎,他媳妇儿郑氏与四个月大的儿子实在是太弱小了,害得他一直提心吊胆,生怕他们染上风寒,连去正房请安都让洛氏给免了。如今有了火炕,不仅起居坐卧不用再担心,便是整个屋子里也暖和多了,总算让他松了口气。

这事儿干的挺低调,并没有引起京城里的注意。此时年关将近,大家都忙着囤年货,往来皆是满满当当的牛车和箩担,沈府的车子混在其中一点儿不显眼。

等忙完盘炕的事儿,已经到了小年边。林菁听着沈安侯偶尔摇头晃脑的哼着民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燮朝的风俗虽然和他们所知的历史并不完全相同,但到底是一样的快乐祥和。

年夜饭林菁没有自作主张,而是按照往常的惯例准备,毕竟这不仅仅是吃食的问题,而是情怀和传统。不过她还是给孩子们准备了糕点和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麦芽糖,沈汀直接抓了一把笑嘻嘻的和小程氏分着吃,还不忘给哥哥姐姐们各拿了两块。

这个年代还没有命妇入宫过年的规矩,圣人了封了笔不再理事,和大臣平民一般,各自在家中守岁。过年不能争吵,不能哭泣,不能打孩子,虽然没有八百响一千响的鞭炮,也没有红纸贴着的对联,但年味儿和任何时空都没有什么差别,满满的都是幸福团圆。

大年初一拜祖宗,没有什么女人不得入祠堂的说法,楚氏带着大家一起恭恭敬敬的给沈家祖上和沈周上香进贡。初二闺女回门,三兄弟带着三个儿媳妇分别去岳家蹭午饭。沈安侯带着林菁回到林家时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毕竟三品的丹阳侯和八品医博士之间的差距不可谓不大,当初林氏出门子,回头林氏的亲妈林夫人就把林大人的胳膊都掐肿了,直说他把女儿往火坑里推。

可不是个火坑么,京中谁不知道沈家老大深爱发妻,在原配死后一蹶不振到连正常交际都不要了,仿佛行尸走肉般拖着日子过着,女儿嫁过去不仅没个知冷知热的人,还得面对婆母妯娌继子,日子怎么会好过?可林大人也是无奈,楚老夫人是他能拒绝的吗?宏广大师合的八字是他能否定的吗?沈家再怎么不济也是一品国公府,后头还站着实权在握的上将军,他哪里敢有二话。

好在三朝回门时沈安侯亲自到场,总算让他们稍稍放下了心来,至少沈府还是给新妇面子,没让林菁下不来台。至于沈家内女儿过的如何,林夫人林大人便爱莫能助了,他们这般小门小户的人家,实在是鞭长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