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赴你应许之约(154)

作者: 何堪 阅读记录

方勤给它定制了一身漂亮的背带牵引绳,绳上用金线绣着“野蜂救援”四个大字,衬得它更加威风凛凛。

应峤从边上经过,目光落在那背带上,不由自主地笑了下,带了丝不易觉察的落寞。

一转眼,Black也已经离开好几个月了。

许漫刚放假时候回了几天家,很快又回来了。

她走得大张旗鼓,却回得悄无声息。

甚至没让野蜂和爱心社的人知道——就连应峤,她也没通知。

她背了个大包,在浦州车站转车,到了风车山附近的瓯城下车,再转城乡公交,终于到达事先和老海等人约好的建筑工地。

老海和耗子正坐在旧轮胎上抽烟,抬头看到她,都是一愣。

——这姑娘看着干干瘦瘦的,能有几两肉?

野蜂救援队居然派这样的小丫头,来学习怎么当“松鼠”?

许漫可不含糊,摘了背包,脱掉羽绒服,里面还真穿着全套的野蜂救援队服。

甚至,连安全吊带都穿好了,腰间还挂了一串快挂和牛尾绳。

背包里,还有头灯、强光手电和安全头盔。

耗子还想再说什么,老海扯住了他胳膊,“算了,小姑娘来一趟不容易,咱就试试她。”

在国外,也确实有不少身材纤细的女性担任écureuil ,如果她真像她在电话里说的那样,绳索技术超群,还有救援潜水证,再学会了如何在废墟中攀爬穿行,那还真是未来可期。

放在任何一支救援队,都将尖刀一般的核心队员。

这片建筑工地其实是处违建原址,那边新楼拔地而起,这边废墟也还没完全清理干净。

老海他们便将这些废墟做了简单的加固,改成了临时训练的场所。

那由裸露着钢筋的水泥柱、木板组成的通道,看似危机四伏,实际上却牢固非常。

许漫小心翼翼地跟着耗子往里爬去,不时能听到他的提醒:“注意顶上,这样的地方,就该加固一下,还有这里的房梁……”

甬道幽长,晦暗似要通往地狱。

然而,路的尽头,却是耗子提前开好的出口。

甫一爬出,便能看到满目招摇的红旗——这里,正对着高楼半起的新建筑。

***

小年那天,应太太催着应峤一起去许漫家拜早年,顺便再接亲家过来小住。

一家四口开了两辆车,一大早就出发往鹿城去了。

应泽和应峤一辆车,俩兄弟一个前座一个后座,跟木头人似的半天没说话。

最后还是驾驶座的应泽忍不住先开口:“你上女朋友家拜年,怎么就非得捎上我呢?”

“我的车送修了,你要肯借车给我,现在就可以回去了。”

“休想!”应泽看了眼外面的跨海大桥,愤然道,“女人和车,恕不外借!”

“你有女人?”

“我有仇人,我的仇人就是你!”

……

许漫家住在鹿城的老城区,小区对面就是个人工湖和小公园,一大早便有人在那咿咿呀呀的唱戏吊嗓子。

应太太听得跟着打了好几下拍子,“教师家庭就是不一样,住的地方都雅气。”

上了楼,还没到家门口,就听到里面隐约传来的二胡声。

一个带点儿沙哑的女声温柔唱着:“未婚夫妻初相逢,有话不知诉何从。只见他一身穿戴是我送,我心中暗喜脸发红……”

应太太是懂戏的人,一直到唱段最后一句收尾结束了,才让应峤去敲门。

来开门的是许漫,嘴角里还叼着块威化饼,看到应家四口,猛地瞪大眼睛,一口气把饼干全吞了下去,咳半天才挤出一句:“爸、妈、小叔叔、队长,你们怎么来了?!”

许爸许妈也听到了动静,一个披着大披肩当水袖,一个拿着二胡。

两人看到应峤和应泽两兄弟拎了一大堆礼物进来,后面还跟着一看就是同辈人的夫妻俩,赶紧放下东西到玄关来迎接。

“您二位是小应的父母吧?太客气了,带什么礼物呢!”

“要的要的,”应太太羡慕地打量许妈妈,“您这戚派唱得可真是绝了!尤其那句‘一旦荣归得功名,那时再提旧时婚’唱得真好,我怎么都学不好!”

人逢知己话便多,巧的是应太太还会唱毕派小生。

两位妈妈聊着聊着,便拿这客厅当小戏台,仍旧由许峰伴奏,把这段戚毕精典唱段《花园会》从头到尾唱了一遍。

许漫给应家父子三人泡了茶,三人一字排开坐在沙发上。

她紧挨着应峤坐着,小声问:“你们要来,怎么不提前和我说呀。”

“想给你个惊喜。”应峤轻声答道,顺便握住了她柔软的手掌,触手却不少细碎的伤口和新茧。

“你的手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