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终有一场悲欢的爱(27)

作者: 许初 阅读记录

等他一走,夏一然轻轻叹了声,这还在学校呢,就这样竞争着,何必呢。

想到这个,夏一然想起了霍珏,很多人都以为他们之间竞争激烈,水火不容,连刘征也这样认为,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

霍珏那样骄傲自负的人,根本不屑跟她争什么,又怎么会为难她。

所以那天刘征跟她说那样的话,她立刻就明白了,不管那是刘征的意思,还是别的什么人的意思,总之是有人不希望她出现在老师的寿宴上,她受刘征照拂颇多,也确实不想让他为难。

至于老师那儿,什么时候去,不是去呢。

.

转眼就到了张诚过寿这天,他和老伴林蓝早早就到了酒店等候宾客,虽然他们年长,却也不会让宾客等他们,那太失礼了,何况还有许多贵客。

儿媳妇怀孕八月,行动不便,陪着他们老两口,孙女儿叽叽喳喳地讲着学校的趣闻,儿子和几个学生在外面迎接宾客,张诚真觉得,他这辈子没什么遗憾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宾客越来越多,儿媳妇照顾着孙女,张诚夫妇都去招待客人了。

差不多快六点了,虽然还有些人没到,也准备开宴了,这时候刘征才风尘仆仆地赶到,一看到张诚就赶紧告罪,“老师,师母,实在对不住啊,刚好有个病人抢救,一下手术台我就赶紧赶来了,虽然还是晚了,还好赶上了,这是我送给老师的寿礼,祝老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谁也不会因为一个医生抢救病人而迟到去怪罪他,何况张诚自己就是医生,他乐呵呵道,“这寿礼都送到我手上了,拿人手短的,我还怎么怪你啊,你们说是不是?”

众人都跟着笑,刘征见张诚心情还不错,这才又拿出另一份礼物,是个长盒子装着的,他也不知道是什么,“老师,这是一然送给您老人家的寿礼,她因为要考试实在赶不过来,您可千万别怪罪她。”

在场的宾客,除了张诚十分亲近的家人,恐怕都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劲的,不过张诚活了这把年纪,就算有什么肯定也不会这个时候发问,只是别有深意地看了眼张诚,就乐呵呵地把礼物接了。

“我听说夏一然是张教授的关门弟子,十分的优秀,想必她送的礼物也很合张教授的意,张教授要是不介意的话就让我们开开眼吧。”忽然有人开口,话说的不急不缓,很是柔和,似是真的很好奇。

张诚就看了眼说话的年轻女子,站在霍夫人身边,他听儿媳妇说了一嘴,似乎是霍夫人相中的姑娘,准备等霍珏回国后介绍给他的。

他又看了眼刘征,忽然明白了什么。

他就说呢!

张诚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也是出了名的护短,他知道霍夫人这是想看夏一然的笑话,可夏一然作为他的爱徒,他又怎么可能如她的愿呢。

“小姑娘想看啊?其实我也很想看。”

张诚开了盒子,里面是幅卷轴,看样子,应该是书法作品。

刘征见状,赶紧过去帮忙拿着,让张诚把卷轴打开,果然是书法作品,而且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张诚过寿,宴请的宾客除了他的学生朋友外,也有林蓝的挚交好友得意门生,林蓝是什么人?

林蓝是首大中文系教授,名誉院长,当代著名书法家,所以现场宾客里,识货的人不在少数。

果不其然,没一会儿功夫,就有人开始赞叹:这幅字临摹的甚好,不仔细看,还以为就是神龙本呢。

又有人说,虽然神韵上差了几分,不过也是难得的精品了。

还有人说:我倒觉得,论技巧虽不如神龙本,却胜在没有临摹的匠气,倒真有点“放浪形骸”的洒脱。

几乎众口一词的夸赞,张诚的表情更是与有荣焉的骄傲,这让霍夫人脸色有点不好看。

她趁着无人注意对旁边的赵诗雨耳语了几句,然后赵诗雨说,“我虽不懂书法,却也觉得这字看来十分自然洒脱,可见写字的人胸襟豁达,只不过我看这纸,似乎还很新,像是最近才写的,夏一然能买到这么新的作品送给张教授,真是有心了。”

第14章

这话显得有点无知了,不过人家一开口就表明不懂书法,似乎还是国外回来的,不懂行情也正常,倒没人嘲笑。

“你不说我们还真没注意。”刚才夸这幅字的一个人说,“除了当代名家,这书法作品还真不是越新就越珍贵,我看看啊,这是哪位名家的新作……十字先生 ,倒是没听说过有这么位大家,不过或许是隐士高人,不欲为外人道,能请来这样一个高人的作品,也确实难得,老张啊,你这学生确实十分的有心啊。”

上一篇:沈同学 下一篇:短故事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