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旧影:焚城雪(47)

作者: 且闻风吟 阅读记录

他的目中无风无浪,像是海面般的平静,阳光照着波水纹凌的水面,海水的光芒格外的刺眼,几只白鸥低飞过海萍,他的脑海忽然想起,在遥远的从前,有一个人念过一首诗给他听,那声音清晰地再次回荡他的耳边,连带着她的样子。“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白秋水和碧云走到外边,她见到冲他开枪的人被人击毙,许多兵都聚到码头去,行人只顾躲开,知道这里有人放枪。碧云把她拉出去,此时外面已经有辆车在等她们。碧云和司机说了几句话确认之后,回头对白秋水说:“是顾家的人来接你了。”白秋水目光一直望着码头边,只是人头攒动,很难看见他的身影。最后一眼,见到他和身着军服的军阀面对面在讲话,看到他没事,她才放心。回头看到碧云把她们的行李装上车,开着车门等她,她迈动脚步上车。

第16章

她好像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她家就住在一条巷子里,一入门就是院子,正中放着一口水缸,水缸里的水陈年积攒落了雨水,缸壁内长着青苔,从记事起,每年夏天那里都会长出一朵白莲,荷叶之周还飘着浮萍。

母亲去世那一年家里办丧事,那口水缸被挪了出去,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见过白莲。那一年父亲一蹶不振,也不去学堂教书了,他每日独坐书房,把她抱在怀里教她念宋词。

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夏日,父亲坐在书桌前,她仍旧坐在父亲的腿上,父亲注视窗外许久,太阳晒着大地,桌上摊着一卷宋词,她见父亲望着窗台发呆,那一定是在想念母亲,她不知道怎么办,于是凭着自己所认识的百八字,那页纸上是晏殊的一阙木兰花,她乖巧的念出来想让父亲开心一下。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可不知为何,她引以自豪般一字不差朗读出来后,父亲哧地一声无声哭了出来。她还记得父亲满脸泪水从眼眶中夺出,她那时年纪小却是一脸茫然,可长大以后她才明白过来,原是首诗的最后一句。那会儿年纪小只懂念词,还不懂解词的深意。

那年年底本是阖家欢乐坐在桌前吃年夜饭的日子,父亲把她领到自己的屋子,从枕头下拿出一块玉佩挂在她脖子上,说道:“这是你娘出嫁时候的嫁妆,儿啊,现在爹给你了,看见它就像你娘还在你身边,你千万别弄丢了。”

她把那块玉佩拿在手中看,淡绿的圆形玉坠,放在手里能感觉到这块玉是有温度的,那是母亲戴了几十年的东西,她一定好好保存它。

她又想起,那块玉佩的绳子断过,原来是用粗的麻线绳系着,后来麻绳断裂玉佩跟着掉在地上,她伤心的哭了,后而有一个人帮她穿上一根红绳。可是那块玉佩有了瑕疵,在阳光下能看见一条裂纹,她不敢告诉父亲,自此以后她贴身戴着玉佩再也不敢拿出来过。

想起这件事,她就想到母亲,心像是被绞裂,无以言喻的感觉附在胸膛,那里的位置正好是戴着玉佩的地方。又想到她读唐诗里的一首,那最后一句正是:“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她嘴里喃喃念出来:“世事两茫茫……”

正在给她检查的医护人员怔了一下,她嘴里略带呢喃,说了几个字又昏睡过去。

风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她像一只出生破壳的麻雀脱离了巢穴,直直的坠落地面,她的裙摆和散乱的长发被风卷起,视线里是漫天星斗,她的眼里装着恐惧、悲伤和绝望。她紧抓住胸口,缓缓闭眼,要和这个世界告别时,她的身子一轻,宛如被风卷在空中盘旋,她被一个人紧紧接住。

车子冲出院子,外面的警察见到这辆车不受控制似的朝他们而来惊慌中纷纷躲闪,车子扬起一片沙尘,等他们再要追,已经不知去向何处。

车子左拐右转终于开到了平稳的大道上,方世俨放缓速度伸手去拍沈丹钰的脸颊,然后又叫她的名字,而她像刚受过惊吓昏了过去,浑然没有听见他的声音。

空中旋转着风车,越转越快,烈日高照,她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右手搂着那个人的腰,他们在河边骑车,风是温柔的,天气晴好,沈丹钰对前面的人说:“你慢点儿!”前面的人故意加快了速度,他们耳畔呼呼刮过风声,碧绿的湖水朵颐净染。

而当他要离别时,她感觉到心是破碎了一半,她哀求着他,可他还是转过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