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村花是个摇钱树[八零](160)

作者: 半窗落花 阅读记录

“行吧,车子的事我给你想办法。”魏建国收起笑,认真严肃地说道,“小花枝, 我真的很看好你, 以后, 花庙乡的发展就看你的了,我相信你能行!”

花枝毫不谦虚:“只要政府支持我,我也相信我能!”

***

花枝从县里回家的第二天, 就开始着手重建花棚。

她和江渔商量了一下,介于大伙现在都在住帐篷,他们家要是率先盖新房,怕大伙心里会有落差,因此还是先把花棚盖起来,到时候大伙如果愿意,可以和家人一块吃住在花棚里,把花棚当成暂时的家,冬天也可以避免挨冻。

等大伙都安顿好,她再找合适的机会合适的理由盖家里的房。

江渔觉得这办法可行,大家都是兄弟,说好了同甘共苦,没理由他自己先住新房,兄弟流离失所。

第一个花棚建成后,魏骋带着他爸的殷切嘱托,亲自把花枝要的货车开来了。

向东红旗江渔江海早在花枝的安排下学了开车并且拿到了驾照,只是之前没有车,空有技术无法施展,如今车来了,四个人喜不自胜,围着车看了又看,摸了又摸,争着上去试驾。

大伙全都站在地头,看着他们在路上来来回回地开,像看大戏似的。

花枝和魏骋并肩站着,问魏骋花鸟市场重建的怎么样了。

魏骋说:“有不少地方损坏了,目前还在维修,纪越每天在那边盯着施工进程,本来这回他想和我一块来呢,就是事太多,他走不开。”

花枝说:“他走不开,你就走得开,我看你就是个甩手掌柜。”

“我哪有,是每人擅长的东西不一样。”魏骋给自己找借口。

“哦,那你说说你都擅长啥?”花枝笑问。

魏骋大言不惭:“我擅长纪越擅长之外的东西。”

“……”花枝竟无言以对。

魏骋说:“其实现在市场就是修好了,也不能立刻经营起来,因为现在情况是做生意的没货,买东西的没钱,但凡有点钱,都用在穿衣吃饭换家具修房屋上,谁有闲心养花溜鸟?”

花枝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养花溜鸟那都是太平盛世下的消遣,如今的人们连吃饭都靠救济,哪还顾得上消遣。

“那没办法。”花枝说,“这事急不来,只能等。”

等人民生活重归安定,等工厂企业重新运行,等经济慢慢回暖,等下一个春天。

有了车子,花枝立刻安排四个司机分成两班,轮流开车带李大叔和园艺师去外地收花。

园艺师叫杨爱民,大家都叫他杨老师,他对全国的花卉分布情况非常了解,所以具体去哪里收花,花枝让其他人都听他的指挥。

这期间,安平地区的灾后重建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虽然困

难重重,资料短缺,但在各级政府的全力支持下,进展也很迅速。

此次灾情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十亿,把原本兴旺发展中的安平经济一朝打回了解放前,市领导们每天睁开眼睛想的就是怎样才能让人民群众吃饱饭,怎样才能让安平地区的经济复苏。

花枝抽空去了一趟市里,和王市长进行了一次亲切友好的交谈,成功从他这里争取到了五年免税和零利率贷款的特权。

贷款下来后,花枝先把原先贷的款给还了,剩下的钱用来重建花棚和收花。

这时节,补种玉米已经来不及,种小麦又太早,花枝原以为会有更多人跟她一样重新养花,没想到村里人却直接放弃了土地,纷纷外出做工讨生活,见花枝又开始盖大棚,还都认为她神经不正常,私下议论她,说她家都毁了,有钱不赶紧盖房子,居然还有闲心折腾大棚,现在这情况,饭都吃不上,养花卖给谁呀?

其实花老太对花枝的行为也有点不理解,从一个老年人的角度来讲,她认为不管怎么样,首先应该先把家里的房子盖起来,等家里稳定了,如果手里还有闲钱,再去折腾别的,这样就算折腾赔了,好歹还有个家,这才是正常人的思维方式。

可花枝偏偏就是那么不正常,村里人的非议她丝毫不在乎,反倒趁机低价拿下了几百亩田地的五年使用权。

很多村民都在心里盘算,他们外出做工,一年下来怎么着也比种地挣得多,把地租给花枝,每年还能另外再多一份收入,何乐而不为?

至于花枝租下他们的地是赚还是赔,那他们就管不着了,他们只管每年年底收租子就成了。

等到五年后,万一花卉生意又有了起色,土地的租期也到了,他们正好回来接手,到时候,啥东西都是花枝配备好的,她又带不走,还不是得便宜了他们。

这就是小人物的小聪明,而花枝也正好利用了这点,才能一次拿下这么多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