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儿是上辈子的死对头(159)

“东宫可有其他人牵连进去?”唐筠瑶又问。

“这便是我今日前来的目的。就在昨夜,东宫宫女春桃刺杀太子不成,转而刺杀同在现场的太子妃,宫女芳宜挺身相护,太子妃无恙,芳宜重伤昏迷。而这个芳宜,本亦是我们怀疑的对象,只是一直没有确凿证据可以证实她确与前朝余孽有关。”贺绍廷皱着眉回答。

挺身相护受伤?这一幕怎么有点儿熟悉?唐筠瑶不知不觉地皱起了眉。还有那个春桃,她对她并无甚印象,原来她也是图衣一派的人么?

“陛下可是给你安排了差事?”唐松年忽地问。

“嗯,西狄王不日启程返回西狄,陛下命我护送他出关。”贺绍廷迟疑着,到底没有将另一层任务向他明言。

唐松年自然知道事情不会如此简单,见他没有多说,并不多问。

“你又要离开了么?这一回又要去多久啊?”唐筠瑶一听便舍不得了,重逢后才没见几回呢,这就又要离开了么?

贺绍廷抱歉地冲她笑笑:“皇命在身,非我所能控制。”

唐筠瑶自然也知道这一点,只是难免有些依依不舍。

“爹,廷哥儿是不是来了?”周哥儿脚步声伴着他兴奋的叫声从外头传了进来。

唐松年无奈地揉揉额角,看着儿子拉着贺绍廷出去聚旧,再望望蹙着双眉像是在想着什么事的女儿:“宝丫,你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那个芳宜会不会在行苦肉之计?毕竟咱们才刚怀疑上她,她转头便因为救太子妃而受了重伤,怎么瞧都有些过分巧合了。”唐筠瑶不放心地道。

唐松年微微一笑:“你一个小丫头能想到这一层,难不成陛下与奉旨查办此事的官员会想不到?”

唐筠瑶被他给噎住了,又听他继续道:“假设那芳宜当真是前朝余孽,那她行此苦肉之计也要留在东宫,可见必有些不得已的理由,让她纵然清楚留下来也会束手束脚却仍选择留下。只不管她清白与否,在未取得确凿证据之前,她都是有功之臣,东宫上下谁也不能怠慢她。”

唐筠瑶一想确是如此。

“好了,小丫头无需担心太多,进了宫只记得莫轻易离了五公主身边,莫要轻易到处走动便是。”唐松年拂了拂衣袖,叮嘱道。

唐筠瑶应下,这才起身离开了。

且不管如何,经此一事,芳宜与图衣在宫中的势力势必大减,人手只怕也会折得七七八八,于筹谋多年的她们而言,可谓一个沉重的打击。

尤其是图衣如今还落到了朝廷手中,纵是不死怕也得掉下一层皮来。

忽又想到再过几日便要护送西狄王出关的贺绍廷,她足下步伐一转,便打算去寻他。

“筠瑶。”身后突然传出熟悉的声音,她又惊又喜地回头,便对上了贺绍廷含笑的脸庞。

“你怎一个人在此?哥哥呢?”她问。

“周哥儿去拿点东西,让我在此等候。”贺绍廷回答。

唐筠瑶与他聚了一会旧,迟疑着问:“廷哥儿,我想跟你借几个身手不错之人可以么?”

她的身边如今除了一个笨鬼言妩,便只有一个憨直的丫头蓝淳,都称不上得力之人。而经过此事,她与芳宜的对立已经从暗地走到了明面上,身边总要添些得力之人才行。

可算来算去,她能想到求助的第一个便是身为定远将军的贺绍廷。

贺绍廷以为她是被上回惊马之事吓着了,遂安慰道:“你不必害怕,护送你进出宫廷的长风与长顺便是可信之人,你若是有事尽管吩咐他们做便是。”

唐筠瑶这下意外了:“他们是你派来保护我的人么?”

这样一想,她便觉得高兴极了,眼睛闪闪发亮,充满期待地望向他。

贺绍廷有点儿不自在,佯咳一声点头:“是。”

话音刚落,便见眼前的姑娘笑得眉眼弯弯的,让他也不知不觉地弯了嘴角。

顿了顿他又补充一句:“他们已经认你为主,今后你有什么事要他们做的尽管吩咐便是,没有你的允许,他们不敢外道。”

唐筠瑶笑着朝他点了点头。

其实她既然敢向他借人,便不怕他会知道自己所要做之事。

放下了一直困扰自己的两辈子身份问题,又得了两名信得过的帮手,唐筠瑶整个人也轻松了不少。

这一日她不用进宫,留在府里哪儿也不去,难得有闲心地拿着五公主偷偷塞给她的话本翻看,一边看一边直打呵欠。

最后觉得着实无趣,便随手把它扔到了一边,而后往阮氏屋里去。

走在园中的青石小道上,隔着假山石,她忽地听到钱氏教训女儿陈凝贞的声音:“我说你这死丫头是怎么回事?那贺将军有什么不好?年纪轻轻便已经当了将军,你可知道外头有多少姑娘想嫁他?亏得你三表哥一家与他相熟,才给了你一个认识他的机会。你不想着抓紧,反倒还要扭扭捏捏的像个什么样?”